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开展科学研究?12月21日,由科技部监督司编制、发布的《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以下简称《指引》)解答了这一问题。
《指引》从研究选题与实施、数据管理、成果署名、同行评议、伦理审查、监督管理等11个方面,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提出了开展负责任研究应普遍遵循的科学道德准则和学术研究规范。
“医学界”梳理全文发现,《指引》内容丰富全面,操作性强,并回应了多个科研人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论文造假等。
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廉价、便捷、高效的写作工具,技术在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可能在研究数据处理、研究成果形成、署名与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引发新问题。
医疗工作者和其他科研人员该如何正确对待近段时间大热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指引》明确,在研究项目申报环节,要求不得抄袭、买卖、代写申报材料,不得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申报材料。
在文献引用环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特别是涉及事实和观点等关键内容的,应明确标注并说明其生成过程,确保真实准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成果署名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得列为成果共同完成人,还应披露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方式和细节。
除了人工智能话题,以抄袭、编造数据、夸大成果为代表的论文造假或学术不端问题曾长期阻碍国内外科研发展,也是导致期刊撤稿的主要原因。
科学杂志《自然》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论文撤回率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两倍多。2022年,这一比例超过0.2%,即每发表500篇论文同时撤稿1篇。
《中国科学报》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如今,撤稿量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论文发表的增长速度,今年的撤稿潮意味着迄今公布的全球撤回论文总数已超过5万篇。
相关专家认为,目前约5万篇被撤回的论文只是冰山一角。据估计,仅“论文工厂”生产的论文就有数十万篇之多,还有一些真正存在科学缺陷的论文。
《指引》对此强调,不得编造、伪造、变造拟申请内容、实验数据或夸大技术效果,不得抄袭、简单替换、拼凑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不得将已发表的论文或其中的数据、图片等再次发表,不得将多篇已发表论文各取一部分拼凑出“新成果”后发表。
在监督管理环节,《指引》要求,科研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将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等纳入常态化管理。对违反项目申报实施、经费使用、评审评价等规定,违背科研诚信、科技伦理要求的,要敢于揭短亮丑,不迁就、不包庇,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同时,科研单位要组织开展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重要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进行全覆盖核查,核查工作应以3-5年为周期持续开展;配备相应专兼职人员,常态化开展涉及本单位科研人员的论文撤稿监测、实验原始数据核查、科研诚信审核等工作。
如果是科技类社会团体,要将遵守科研诚信、科技伦理规范等作为发展会员、奖项评选、人才举荐、院士推选、委托项目评价、青年支持工程等科技评价活动的重要条件。对违反科研诚信规范、违背科技伦理要求等的会员给予相应惩戒。
除了内容问题,另一大科研乱象出现在署名环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曾经调查了超过600000名论文作者,结果发现其中多达三分之一的人虽然不符合常用标准,但却在论文上署名了。
至于国内的情况,一起典型案例是,今年3月,北京某三甲医院科主任实名举报科室副主任,理由是后者发论文前,未经科主任同意便偷偷署了科主任的名字。
《新华每日电讯》在2020年的一篇报道指出:当前,论文挂名已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有些属于买卖型挂名,支付费用就帮着署名;有些属于沾光型挂名,作者希望借名人效应或权威效应让论文尽快刊发,主动挂上知名专家或行政领导;还有一些属于转嫁型挂名,知道某篇论文存在不合学术规范或存在故意造假行为,挂上他人名字以规避风险……比较极端的案例是,某高校一篇论文署名多达13人,其中甚至有与论文所涉专业毫不沾边的行政人员。
《指引》明确规定,对成果无实质学术贡献的不得署名;不得挂名或冒名;不得为了掩饰利益冲突而不披露资助来源、隐瞒真实作者信息或虚构署名;署名顺序按照对成果所作贡献大小排列,不具有署名资格但对研究工作有贡献或帮助的,可通过致谢等方式说明。
实际上,医学领域是学术不端的重灾区,也是国内医疗界持续多年的顽疾,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国家相关部门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文件予以纠偏。
随着《指引》正式出台,医学领域学术不端问题也将迎来又一轮惩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