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2506.HK,简称“讯飞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医疗大模型第一股。


讯飞医疗发行价为每股82.8港元,开盘后,盘中一度涨至近15%。截至今日港股收盘,讯飞医疗交易价格为87港元,涨幅5%,总市值突破105亿港元。



讯飞医疗成立于2016年5月,是A股上市企业科大讯飞旗下子公司,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了从健康风险预警、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评估到出院后管理和慢性病管理的整个医疗服务周期。其独立研发的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覆盖300多种医学场景,能够在多个医学相关任务上超越GPT-4 Turbo。


面向不同用户,讯飞医疗主要提供四项业务:一是基层医疗服务,以协助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提高服务能力,令区域管理机构实现更有效的监控;二是医院服务,以提高等级医院及医生的诊疗效率;三是患者服务,以提高患者及居民享受医疗服务的便利程度及质量;四是区域医疗解决方案,以协助区域医疗管理机构进行数据驱动的综合管理以及促进医保基金的有效使用。


近几年,讯飞医疗在业绩层面实现了快速增长,讯飞医疗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3.72亿元、4.72亿元、5.56亿,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3%。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8%至2.29亿元。


从各业务版块贡献来看,基层医疗服务一度是讯飞医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1年和2022 年占比分别为57.9%和63.2%,2023年降至43.1%,2024年上半年继续大幅降至24.01%;相比之下,患者服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8.7%迅速攀升,2023年占比为24.2%,2024年上半年已达41.32%,目前是讯飞医疗最大的单一收入源。


在国内医疗人工智能市场上,讯飞医疗颇具竞争优势。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讯飞医疗2023年的收入规模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9%。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市场中,讯飞医疗凭借核心产品智医助理,以61.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当前,我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正呈现迅猛增长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7亿元增至2023年的88亿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3157亿元。


政策方面,国家卫健委办公厅11月发布了《关于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的通知》,列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4个领域的84个具体应用场景。地方层面,上海近日公布了发展医学AI三年工作方案,表示将促进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医学界智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