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冠病毒等病原体急性感染后,会出现长期症状、功能受损,极大地影响远期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这就是“长新冠”。
      12月中旬《柳叶刀·传染病》发文称“长流感”也真实存在,表现为肺部、呼吸道等长期问题。“有些咳嗽、严重呼吸急促可能持续3个月以上。”
       文章通讯作者、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教授Ziyad Al-Aly解释,急性感染期症状或只是新冠、流感感染的冰山一角。“我们需要审视、评估患者是否完全康复,包括运动水平能否恢复到感染前状态,专注力等有没有受影响。”
      在上述研究发表同期,全球多地正面临新一轮流感、新冠等多重感染潮。在美国15个州,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发生率处于较高或极高水平。新西兰日均新冠感染和住院数达到今年最高。该国卫生部门称,截至今年年末,新冠死亡数或累计达1000例,“长新冠”患者有数千人。

“长流感”什么样?

  前述《柳叶刀·传染病》研究由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联合完成。研究团队利用了美国最大的综合医疗保健系统“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相关数据。Ziyad Al-Aly现任圣路易斯退伍军人事务部卫生保健系统临床流行病学中心主任兼研发主管。
       研究对象源自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8.1万名患者,以及2015年10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因季节性流感入院的1.09万名患者。
在为期18个月的跟进随访中,研究团队比较了两种病原体感染后的住院、死亡风险,以及94种不良健康事件,包括情绪障碍、心衰、心脏骤停、乏力、抑郁情绪、急性肾衰竭、糖尿病等。研究还将这些负性事件和人体器官系统挂钩,划入心血管、凝血功能和血液、疲劳、肠胃、肾脏、精神健康、新陈代谢、肌肉骨骼、神经和肺等10大系统。
      研究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在随访期间,两个感染组都普遍存在不良健康事件。
      新冠病毒感染与64种(68.1%)不良健康事件“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包括心脏骤停、卒中、慢性肾病、认知障碍、疲劳等,累及机体所有器官系统。不良健康事件的累计发生率为每百人615.18个。
      在季节性流感组中,不良健康事件的累计发生率为每百人536.90个,主要集中为6种(6.4%),包括心绞痛、心动过速、1型糖尿病、咳嗽、低氧血症和呼吸急促等。
      “这说明感染发生后,很多人会经历一系列慢性症状。其中,‘长新冠’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更具攻击性,打击范围遍布机体全身多种细胞类型。‘长流感’更多是一种呼吸道疾病,肺部系统的健康风险增幅高于‘长新冠’。”研究指出。

重复感染新冠,就是在冒险

 美国著名心内科医生、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Eric Topol形容Ziyad Al-Aly是“高产学者”,领导了多项“长新冠”研究。
      2022年10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发截至当时针对“长新冠”的最全面、最详实分析,就出自Ziyad Al-Aly之手。今年8月,《自然·医学》发表他和团队的最新研究,详述新冠感染后两年内的死亡、住院和80种不良健康事件风险。
      综合媒体报道,前述《柳叶刀·传染病》研究有一组关键发现,即“长新冠”威胁远甚于“长流感”。“它还揭示出新冠对人体的损伤是多方面的,可能不是单纯的呼吸道疾病,或应把它当作全身性感染来对待。而流感的长期影响局限在呼吸道。”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振华告诉“医学界”。
      研究表明,虽然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毒力有所下降,但针对不同毒株的分析显示,随访30天、180天、360天和540天内,新冠感染者再住院、转入ICU、死亡风险都高于季节性流感。相较于流感组,新冠感染组每100人有8.62例超额死亡。

图源: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其次,感染发生30天后,新冠组的死亡率、不良健康事件的累计风险仍在增加,每百人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达287.43。这也高于季节性流感组的242.66。
      Ziyad Al-Aly表示,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健康年轻人在出现突破性感染后,也可能有“长新冠”,包括但不限于记忆力下降、新发糖尿病、卒中等。“目前,我们没有任何经过验证的有效预防或治疗方法。无论是首次感染还是再次感染,新冠都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严重威胁。轻视它就是在冒险。最佳策略就是尽量避免感染。”
张振华认为,得出前述结果或与研究样本有关。“都是住院患者,本身感染症状就重,往往存在基础疾病。”
       这也是研究自述存在的两个关键局限性之一,即仅评估了住院患者,不能外推至未住院人群。第二点是,入组者以平均年龄71岁的白人男性为主,可能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

病毒感染后,为啥老不好?

 “放到5年前,我不会觉得‘长流感’是一个研究课题。”Ziyad Al-Aly告诉媒体,新冠大流行前,多数病毒感染不被“重视”,医生往往会告诉患者“过几天就好”。但经过研究,他认为“长新冠”“长流感”的危害超过新冠肺炎、季节性流感。
此前有其他研究也关注到这一点。今年10月,《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文称,感染普通感冒等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后,人们可能出现“挥之不去”的症状。
      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约40%流感患者在感染后6个月内,至少经历1种长期症状。2022年一项针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指出,长期症状和住院史无关,或持续3个月以上。
      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Todd Rice认为,新冠大流行至今,病毒感染引发长期症状等概念引起学界关注。“有些人康复后又回到医院,声称自己感染前能跑够8公里,现在呼吸急促、只能跑一半路程。”
      一名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告诉“医学界”,“长流感”的说法未免有些哗众取宠。“很多病原体感染后都存在类似的长期问题,支原体肺炎也一样。从来不是特定几种病毒才有的。其发生机制复杂,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年9月文章讨论了“长新冠”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刺突蛋白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受体、进入细胞。ACE2表达的靶细胞存在于肺、肾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个系统。此外,病毒入侵会启动机体的免疫防御级联,过度免疫反应将引发炎症因子风暴,造成肺外组织器官的炎性损伤和功能异常。
      “长新冠”可能出现多种心血管、神经相关疾病,或源于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异常、休眠病毒再激活、炎症免疫等相关病理生理过程。它还可能与新冠病毒持续脱落、肥大细胞活化、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在学界对‘长新冠’的定义等仍存争议。有的人认为症状持续3个月,有的认为至少要持续6个月。时间范围不同,患者数量就有很大差异。”张振华指出,“长新冠”引领了一系列“长**”研究。“长流感”可能在临床确实存在,但发生率很低,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他表示,或许,曾经流感也会导致多器官损伤、有大量长期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感染过流感、有了免疫力,“长流感”也就消失了。如今,新冠病毒感染后,核酸检测阳性能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流感病毒感染后。

 “医学进步后,我们开始追求生存质量。”张振华认为,这或是“长新冠”“长流感”等成为研究话题的大背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