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故城县郑口镇卫生院内,艾草香气袅袅。县医院对口支援医师开好药方,按下发送键,处方便通过内部互联网系统即时传至故城县医院审方中心;过去需跑到县级医院才能报销的药品,如今在这间基层诊室里就能同步享受报销政策。这顺顺利利的就医流程背后,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安心。


不远处的郑口镇五户村卫生室,一段惊险的救援故事至今仍被村民们津津乐道。去年冬天,村民韩女士突发急性心脏病,村医迅速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系统完成检查,系统弹出诊断结果的瞬间,故城县总医院的急救流程同步启动。“急救药刚吃下去,救护车就到村口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韩女士仍难掩激动。正是这张延伸到村头的医疗网,把她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印证着故城县医疗领域的深刻变革:全县纳入慢性病管理人群达94991人,县域就诊率从8年前的72.03%升至92.49%,基层诊疗量占比从42%提至75%……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故城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打破县域医疗“困局”的执着探索,更是一张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生命网”,正以暖乎乎的民生温度,守护着每一位故城百姓。


 破局 

从“各自为战”到“三位一体”

改革撕开突破口


8年前,“医共体”对故城县而言还是个新鲜词。彼时的县域医疗,深陷“县医院吃不下、乡镇卫生院吃不饱、村卫生室没人找”的怪圈:村民有个感冒发热要往返几十里路跑县城,县医院门诊、住院量常年饱和,乡镇卫生院却门可罗雀,医保基金因资源分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益,缺口逐年扩大。


图片


“必须打破‘各自为战’的壁垒!”2017年,故城县医院率先扛起河北省医联体改革试点大旗,三张赴安徽省天长市的考察报告铺展在会议室桌前,“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的改革构想逐渐清晰。以两家乡镇卫生院为起点,故城县按“567”建设路径(五个主要目标、六个基本思路、七项机制建设)织密医疗网络,靠“963”帮扶举措(九方面上下融合管理、六方面提升乡镇能力、三方面推进医防融合)筑牢改革根基。同期,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也分别牵头开展医共体建设,县域医疗整合的大幕正式拉开。


2019年,故城县成为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九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源配置等)如无形纽带,将县、乡、村医疗机构拧成责任共同体;医疗、医保、医药、医防、医养“五医协同”,让上下联动更紧密。2024年8月,全县三个医共体进一步整合为故城县总医院,以故城县医院为龙头,故城县中医医院、故城县妇幼保健院、故城县疾控中心为协作单位,下辖13个乡镇卫生院、505个一体化村卫生室及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让每个机构都找准定位。”故城县总医院院长居艳梅说。在她的37万字改革笔记里,一组数据格外亮眼:2024年县域就诊率升至92.49%,药占比降至23.84%,医疗服务占比提高到30.34%。数字背后,是乡镇卫生院新增的58种手术项目,是村民省下的药费,更是村卫生室里越来越多的笑脸。


 织网 

从“孤岛就医”到“全域协同”

智慧医疗打通“最后一公里”


“嘀——”在故城县总医院信息中心一块实时更新的电子屏上,远程心电中心刚接收完一份来自乡村的心电图,不到5分钟便出具了诊断报告;区域审方中心正快速筛查基层处方,拦截不合理用药;影像诊断中心内,乡镇卫生院上传的CT片,1小时内就能得到县级专家的解读……这里,正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智慧大脑”,5个分中心的管理权限已延伸至每个村庄。


作为河北省首家医共体中心(云)药房和集中审方中心,故城县的创新模式直指基层药学服务痛点:通过统一药品采购、配送,既保障了基层药品供应,又实现了上下级用药衔接,还能通过集中审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用药安全上了“双保险”。


图片


这张“生命网”的神奇之处,在于将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近一张网”。在武官寨镇五台坡村的健康小院里,每周三都有故城县医院中医科医生坐诊,艾草清香中,村民排队做针灸,墙上“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的标语格外暖心;饶阳店镇卫生院的滞销药品,通过系统调配至急需的三朗镇卫生院;青罕镇卫生院采购的两盒特殊药品,也能精准送达患者手中。


2018年,故城县率先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付机制,“总额预付、超支合理分担、结余留用”让县、乡、村成为利益共同体。2019年,医保基金结余的432万元,变成了乡镇卫生院升级的彩超机器、村医的绩效奖金、村民的减免药费。“以前还想着开药挣钱,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稳住村民的血压——这才是医生该干的事。”五户村村医秘运彬道出了基层医者的观念之变。


 护佑 

从“治病救人”到“健康守护”

医防融合筑牢民生防线


“您昨天的血糖有点儿高,记得少吃点甜食。降压药明天就吃完了,我下午给您送过去。”一大早,故城县“1+2+N”家庭医生团队的村医,通过专属手机App查看辖区村民的健康动态,随后便拨通了随访电话。由县级专家、乡镇医生、村医组成的这支团队,如同密布的毛细血管,已延伸至故城县538个村庄,细致关注着村民的血糖波动、用药情况、疫苗接种日程,串联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完整链条。


在故城县,群众健康防线早已前移,扎根到了村口、地头与集市。2020年起,故城县每年财政出资400万元,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免费发放药品;乡镇家庭医生每月上门随访,村医每周电话提醒患者用药。这一举措让全县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从58%升至89%,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3%,2021年该县获国家卫健委表彰。


2024年10月,故城县总医院启动全国首创的县域全民健康筛查项目,计划两年完成县域适龄居民慢性病、肿瘤等高发重疾筛查。截至2025年7月,县、乡、村三级筛查团队已为13个乡镇、185个村的15462名40岁以上村民完成筛查,新发现的六大慢性病人群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此外,故城县还为13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村民自己就能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数据实时传至县医院,医生据此建档案、做诊治,村民还能直接与上级医疗机构医生在线沟通。


图片


更动人的变化藏在日常里:军屯镇中医馆中,孩子们跟着医生学做护眼操;仁德敬老院里,医生每月准时巡诊;托育中心内,妇幼专家手把手教新手妈妈科学育儿……医防融合不再是口号,它是村卫生室宣传栏上“脑卒中黄金6小时”的科普画,是学校操场上孩子们练习急救动作的认真模样,更是每个村民手机通讯录里那个随时能拨通的家庭医生的电话,是触手可及的踏实,也是融进日子里的守护。


 答卷 

从“试点探索”到“模式输出”

让“故城经验”惠及更多百姓


如今的故城,早已不是8年前那个外出取经的“学生”,而是成为全国县域医疗改革可复制的“样板”:海南、天津、山东的同行专程而来,学习医保打包的“故城经验”;新疆、河南的团队远道探访,借鉴数字化建设的“故城方案”。今年8月8日,河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盛会在故城县顺利举办,这是自2019年举行河北省民心工程暨医共体工作推进会之后,故城县第二次承办省级医共体工作会议,充分彰显了故城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域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拥有的广泛影响力。9月24日,河北省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政策培训暨经验交流会在故城举办,“故城方案”得到全省同行的认可。河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现场会一次又一次在这里落地,让故城的实践被更多人看见。


图片


从“中国医联体探路先锋”到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示范单位,故城县的改革答卷,写在三组关键数据里:县域就诊率从72.03%升至92.49%,基层诊疗量占比从42%提至75%,群众满意度从76%涨到93%。而更珍贵的答案,藏在西半屯镇卫生院的艾草香里,在急救车救下的510条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里,在53万故城人从容的笑容里。


当健康中国的蓝图在神州大地铺展,故城县的实践给出了深刻启示:医共体不是冰冷的机构组合,而是有温度的生命纽带;县、乡、村联动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心手相牵的民生承诺。从运河古岸到现代新城,这场浸润着民生温度的医疗变革仍在继续,它描绘的健康底色,正成为故城县最动人的民生风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