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医院医生晋升职称,国家卫健委这样答复→

规培为中国积蓄了大量中基层医疗力量,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国内医疗资源贫瘠之处的卫生医疗水平。


2024年,多地卫健委也纷纷表示,如海南省、辽宁省规定,没有规培证,社区、民营等都去不了;河南省规定没有规培证,不能考中级;河北省规定,没有规培证,不能在二级以上医院当医生……


如今看来,规培已是必选项?


规培已是必选项?

多地卫健委对规培证做出限制

目前的政策都指明,规培证对于医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不同地区的政策对规培证的要求不同,但普遍趋势是规培证已成为医生就业和晋升的必要条件。


去年多省卫健委都纷纷对无规培证的医生执业范围做出了限制。

河北省

去年5月,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全省 2024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西医)招收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

辽宁省

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4 年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工作的通知》规定:

招收对象为全日制五年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毕业生,或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招收对象具体分三类:

1.单位人住院医师(以下简称“单位人”)招收。按照国家和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相关规定,所有新进入辽宁省医疗卫生机构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均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社会人住院医师(以下简称“社会人”)招收。面向社会招收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毕业生。

3.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以下简称“并轨专硕”)招收。招收2024级临床/口腔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我省已统筹安排各高校2024级并轨专硕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专业等事宜,各高校已完成并轨专硕招收工作,后续各高校需组织并轨专硕开展住院医师报名、参加培训等工作。除并轨专硕外,不接受其他全日制在校生报考。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海南省

去年3月,海南省卫健委发布了《海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

图源:海南省卫健委

《办法》强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培养必经的继续教育阶段。本办法施行后,全省所有新进医疗岗位(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民营医院等)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应当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此外,文件第二十六条表示:

同时,《办法》中第三十八条明确: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河南省

河南省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4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了有关住培政策衔接方面的规定:2020 年及以后毕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医师,不能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川省

四川省卫健委也做出了相似的规定。在去年 4 月份发布的《2024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招收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到,将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医学(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中级技术岗位聘用的条件之一。


不过,相较于其他省份固定规培时间为三年,四川省对于硕博学历人员规培有时间减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训时间不少于 2 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训时间不少于 1 年即可。


以上可见,规培成为晋升中级的必要条件,其实早在 2015 年就已经被提出了。陕西、贵州、广东等地都有相关政策。


然而,近日,国家卫健委在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释放出一项关乎广大基层医生职业发展的重磅信号:基层医生晋升职称,将不以规培证作为必要条件。 



国家卫健委明确:

这类医生晋升职称不以规培证作为必要条件

9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091号建议的答复》,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基层医院医生晋升职称不应以取得规培证作为必要条件的建议》,明确表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不是申报职称的必要条件。这一表态明确了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政策导向。

图源:国家卫健委

答复指出,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1 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所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中,并未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申报职称的必要条件。


卫生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注重基层实际,破除「唯证书」倾向,引导人才扎根一线。

基层职称评审更重实绩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高度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根据卫生系列职称制度改革部署,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标准已有明确规定。


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核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能力。可将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病案分析资料、工作总结等作为评审标准的重要内容,对论文、科研和职称外语不作要求。


此外,改革还体现出对基层人才的倾斜支持。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相应专业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长期在基层服务、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分类评价引导人才流向基层

答复明确,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评价标准适用《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建立了区别于上级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


在高级职称评审方面,各省(区、市)可在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单独设立评审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级职称前,应完成规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分,同时定期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


取得基层卫生专业高级职称的,原则上应限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聘任。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流动时,应取得全省(区、市)统一的卫生高级职称。

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国家卫健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督促各地切实落实卫生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意见,不断完善符合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际的职称评价标准,合理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结构比例,不断建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这一政策导向旨在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基层群众健康。


此次明确回应代表了卫生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即建立更加科学、符合实际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基层卫生人才获得更公平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