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医学院召开2025年阶段工作总结会暨暑期工作部署会。党委书记卢国华在讲话中强调,2025年是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更是聚焦建设医科大学的攻坚之年。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医学高等教育底蕴深厚。曾经有六所独立医学院,其中青岛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先后并入青岛大学、山东大学,留下了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四大院”的格局。近年来,山东加快推动医学类高校的整体升级:2019年,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合并,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23年,潍坊医学院升级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4年,滨州医学院也有了新动作,申请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在这一背景下,济宁医学院提出建设“医科大学”的规划,意味着山东医学高等教育版图再度迎来新一轮演变。济宁医学院始建于1952年,1958年开始本科办学,是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目前拥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值得注意的是,现任党委书记卢国华曾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与党委副书记,今年7月刚刚履新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在“医学界”2025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济宁医学院位列第99位。近年来,济宁医学院坚持实施“三步走”战略规划:2024年实现办学层次突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到2030年,力争实现医药类主干学科硕士点覆盖,主要办学指标基本达到升格大学的标准;到2035年,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准。医学院升格为医科大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规模、学科、师资、科研、临床资源等多方面达到国家标准。其中,附属医院资源是关键条件之一。据了解,升格医科大学必须拥有至少1所直属三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承担全程临床教学任务,且附属医院床位数需满足学生实习需求。济宁医学院现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儿科为省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6年位列全国前10%,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综合服务能力在山东省位居前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