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来”的核心骨干?

“留不住”的成熟人才?

“买不起”的高精设备?

“养不起”的运营成本?

“挡不住”的患者流失?

 基层医院专科建设,痛点重重,道阻且长。

然而,一批“破局者”已然出现:

他们用儿科盘活全院,

用中医名扬乡镇,

用安宁疗护铸就三省标杆,

用口腔专科问鼎“亿元”!

他们究竟如何通过专科建设将三甲医院的“虹吸”

变为基层“引力”,将基层“死水”盘活?

我们为各位精选6个“高值案例”,

为基层医院专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1

卫生院大力发展儿科特色,年营收超过1300万!

在出生率低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卫生院逆势突破,以儿科为特色专科,五年建成省级基层特色科室,使医院门诊量从1.75万人次增至4.8万人次,2023年全年营收破1342万元。与此同时,医院还与三级医院结成医联体,开展哮喘、肥胖等亚专科管理,辐射周边多个街道,实现了医防融合、科研与口碑的“强基共赢”。

案例2

这家社卫中心将“为老”服务做到极致,就诊患者65%来自辖区外

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12年把安宁疗护打造成了化解“生命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上海标杆:20张安宁床位,380位平均年龄超过85岁的老人在这里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中心首创“生命树健康学堂”教育实践基地,让生死观教育走进校园;同步打造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年服务认知障碍老人1600人次65%患者为跨区慕名而来,建立起了将医疗、人文、艺术、社会相融合的“为老”服务豫园样板。

案例3

中医药服务率超55.2%,卫生院如何打造“乡镇中医名院”?

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卫生院以“扁鹊石”砭术为特色,建成了泗水县首个市级基层中医特色专科。医院中医馆能够开展8类1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服务率达到55.2%,建成至今已服务7万患者。如今,在该院的不懈努力下,全镇所有卫生室均能提供超过4类6种中医适宜技术。2024年,医院代表泗水县通过了国家基层中医药示范县验收,成为了齐鲁腹地名副其实的“乡镇中医名院”

案例4

专科建设、基本公卫两手抓,卫生院口腔科年门诊量超1.5万

辖区居民多为留守老人,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卫生院因地制宜,立足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病,从两方面着手实现“强基层”:一方面,做好公卫服务,为百姓全面进行健康体检;另一方面,做强中医科、口腔科等专科,大力提高当地专科诊疗技术水平。2023年,医院全年体检居民16800余人次,中医科年诊疗量达到1.2万人次,口腔科年门诊量则达到了1.5万人次,实现了用专科建设和基本公卫“盘活”医院发展。

案例5

这家社卫中心年营收1.2亿元,口腔科种植量占据常州“半壁江山”!

15年时间,江苏省常州市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濒临倒闭发展为年营收超1.2亿元,成功迈入“亿元俱乐部”,其中,21个特色专病专科贡献了70%的收入。作为常州市基层医疗龙头学科,中心口腔科科室面积独占2500㎡,拥有51台牙椅,高端设备齐全,种植量占据常州市公立医院的“半壁江山”。中心中医、消化、糖尿病等龙头专科也齐头并进,辐射全市。2023年,中心作为“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优秀案例,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发文通报表扬。

案例6

社卫中心安宁疗护“一床难求”,患者横跨浙、皖、赣三省!

运用6年时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安宁疗护专科打造成了跨省名片:床位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服务辐射浙、皖、赣三省,秉持着“医康养护”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500余位终末期患者在这里无痛、有尊严地谢幕。此外,中心安宁疗护病区还获评了“浙江省安宁疗护标准化病区”,专科立项省、市课题各1项,出版专著3部,实现了绩效与人才能力的双提升,成功让三甲医院“虹吸”变为了基层“引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