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措将惠及全省数百万慢性病患者。
4月8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四川省近日启动了智能化康复中心项目,计划到今年10月建成50个康复中心,预计将惠及全省622万名持证残疾人及数百万慢性病患者。这一举措通过整合现有的卫生服务资源,势必将改善众多家庭的康复服务体验。
新建的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将分布在四川省15个市州30个县(市、区),这些中心将依托目前的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建或扩建。与此同时,这些中心将融合残疾人康复之家,打造更为多元化的康复服务。
康复中心将在医联体和医共体的支持下,应用5G远程诊疗和人工智能辅助康复等先进技术,形成一种智慧化的服务体制。这种医疗资源下沉与智能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形成覆盖城乡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也为民众解决了看病难、康复难等问题。这样的改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康复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及其他有康复需求的人群,智能化康复中心还将结合健康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管家服务,涵盖康复医疗、疾病诊治、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及日间照护等多个方面。这一系列创新的服务功能,将为推进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奠定基础,促进医疗与健康防护的深度融合。
这一项目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更是未来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一步。四川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康复中心的成功建设,将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助力全民健康。
智能化康复中心的建立,正值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依托现代科技、推动精准康复、提升服务效率,四川省力图为有需要的特殊人群提供更为人性化、可及性的医疗康复服务。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打造智慧健康生态,将成为未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