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汪阿姨说,自己约阜外专家王勇主任的号两周了都没约上,手术也得排到1个月以后。这几天家人看公众号知道王主任要来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出诊。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也省了在北京排长队的麻烦。


从以前的患者外流严重,到如今,不仅本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还吸引了北京的患者来院治疗,高碑店市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通讯员丨高碑店市医院




5月21日,家住北京市的汪阿姨(化名)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面对导诊员小陈的疑惑,汪阿姨解释,自己在北京约阜外专家王勇主任的号两周了都没约上,手术也得排到1个月以后。昨天家里人看公众号知道王主任要来高碑店市医院出诊,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也省了在北京排长队的麻烦。



阜外专家王勇接诊后,认真询问汪阿姨病情,并仔细查看检查报告单和化验单,经与汪阿姨和其家属沟通后,决定周五在高碑店市医院为其行日间介入手术,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从住院到手术再到出院的一站式治疗。简化了诊疗流程,节省了患者及家属的时间,汪阿姨及家人都表示十分满意。

随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落户高碑店市医院,每周有专家到院常态化出诊、手术、带教、查房。不仅免去了本地老百姓来回奔波之苦,还让挂号难的北京患者有了更多就医选择。这些都得益于2023年以来的“京医入高”计划。


01 

专家来到“家门口”


2023年之前,毗邻北京的高碑店市,患者外流非常严重。“以前给老人看个病,检查、手术、住院,要往北京跑十来回,特别不方便。”章女士(化名)说。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23年5月来高碑店市医院担任院长的时振华经过近2个月的大摸底,又与医院领导班子讨论之后,他决定,既然老百姓想去北京看专家,不如把专家请到家门口。


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院长时振华

这个想法得到了高碑店市委市政府和卫健局的大力支持,前期由主要领导带队与北京大型医院开展合作对接。高碑店市医院先后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北京航天总医院成功签署合作协议。还与阜外医院签约,成为其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张童每周四上午到高碑店市医院门诊出诊。6月27日,刚到诊室的他接诊的第一位患者,竟是前段时间手术康复患者黄先生(化名)。

此前,黄先生因头晕、视物模糊到高碑店市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手术指征明确。6月20日,张童为其行“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头晕症状好转,眼睛视物清晰很多,也减少了日后脑梗死发生的几率。于是,这天黄先生早早来到门诊,把准备好的锦旗双手递给张童。



“作为一名血管外科医生,能为患者消除病痛,对我来说是一件最幸福和最骄傲的事情。患者的肯定给了我很大动力,以后会继续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更多高碑店市血管疾病患者带来帮助。”张童表示。

如今,已有20多名北京知名专家常态化来院坐诊、手术、带教、查房,高碑店市医院实现了每天都有北京专家出诊的目标。自“京医入高”之后,全院三四级手术占比从42%提升到51%。


02  

激起人才“活水”


借助北京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高碑店市医院得到及时“输血”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有效“造血”。

一方面,北京专家名医来院出诊时,组织开展病例分析、技术指导等带教工作,已参与的人员有470余人,全院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高碑店市医院派出20名骨干人员到北京合作医院进修学习,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所有科室主任在北京大型医院轮训的目标。

高碑店市血管外科副主任李默,曾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进修6个月时间,学习脑血管病、弓上动脉疾病、主动脉内脏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的诊疗。学成回院后,他在医院支持下开设了血管外科门诊、血管外科专科检查室,年门诊患者上千人。还开展了首例脑动脉瘤夹闭手术,填补了全市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

2023年12月,高碑店域内就诊率达到62.89%,较年初提高17%;医保基金县域内支付比例41.11%,则提高11%。


高碑店市医院

近一年时间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时振华对医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年医院将继续在医疗能力提升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上持续发力,让更多当地群众都能在家门口看好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