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在回答媒体提问的环节,发言人的多个回答与医务人员密切相关,涉及了薪酬绩效、职称评聘制度等多个方面。

如何使医务人员付出与薪酬相匹配?国家卫健委解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表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关系。

维护公益性,要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抓住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窗口期,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更加科学、精细和规范,使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能够弥补医疗成本、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深入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突出公益性发展方向。

调动积极性,主要从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共同发力,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使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与薪酬相匹配。持续推进职称改革,鼓励卫生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第一线。建立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表彰好医生好护士,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两个允许,即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2022年,国家层面选择了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据朱洪彪介绍,两年多来,该试点工作取得积极的进展和成效,试点医院疑难复杂疾病救治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医院运行效率等普遍好于同级医院平均水平。

试点工作的重点之一就在于“推进人才培养”。朱洪彪说,要以国际视野招揽优秀人才,加强技术骨干和青年人才的培养锻炼,打造复合型的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的专科人才梯队。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以人才、创新、技术、信息等为重点,推动试点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分享涉及薪酬绩效、职称评聘制度

2021年7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发布《关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决定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以省为单位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时隔近三年,11个综合医改重点省份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在发布会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在介绍经验时,强调了薪酬改革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要性。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表示,一是投入保障更加可持续。二是医保支撑更加有力。推动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2023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499项,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对高水平医院使用创新技术的新项目定价申请开辟绿色通道。三是人事薪酬制度更具活力。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对卫生急需紧缺人才通过“周转池”纳入事业编制。按照公立医院的人员总量核定岗位总量,提高高级岗的比例。对于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采取所需薪酬总量单列的办法。

在推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谭颖重点介绍了强人才举措。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全面推行基层卫生人才的“县管乡用”“镇村一体化”以及“乡聘村用”,基层医疗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分配”政策,采取了培养、引进、培训、下沉等“七个一批”的办法,近5年我们省级平台统一招聘了3.89万名人员下基层,同时遴选了基层卫生骨干人才11000人次,下沉基层服务1年及以上的卫生人员达15000人。全省的基层卫生人员占比提高到36%,乡镇卫生院的卫技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48.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在该场发布会上分享了浙大一院的做法。他说,要聚焦临床问题打通医学创新的全链条。医院出台了一揽子的创新扶持措施,初步改变了既往基础研究与临床科学家工作相脱节的问题,极大填补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鸿沟,形成了良性循环。

梁廷波重点强调要多维度塑人才,激发发展接续动力。落实党管人才任务,统筹各方面资源,制定医院中长期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坚持“五湖四海”“引育并重”“人尽其才”,在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中先行先试。建立“重医德、破五唯、看特长、一招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长吉建军在会上介绍医共体建设的三个关键时重点强调:加入三明采购联盟,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同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制定对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人才下沉、科室共建、巡诊指导等帮扶制度,强化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医保资金结余分配、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52%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设置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下降。

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方面,支持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61个、省级3800个、市县级1.1万个,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推广预约诊疗、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

开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运行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持续改善。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超过90%的统筹地区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同时,注重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11个综合医改重点省份、3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14家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朱洪彪表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们通过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等等这些措施,大力提升市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通过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来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促进资源共享、服务共为、责任共担,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我们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超过70%的基层机构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

我们通过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编制保障计划,推动各地落实村医岗位补助和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我们通过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促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为有需要的病人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通过实施基层便民惠民服务10项举措,使群众看病更加便利。

全国5500多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目前,全国5500多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达到77.7%。

如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邢若齐表示,一是不断创新理念、服务向前,通过完善预约诊疗制度、畅通转诊渠道,探索预就诊、预住院等方式来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二是不断简化流程、创新模式,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一次就诊付费一次”等,避免或减少患者来回奔波。并且通过完善多学科诊疗制度,开设麻醉、疼痛、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三是运用信息化等新技术,为改善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提供支撑。

邢若齐表示,目前,全国5500多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达到77.7%;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推广至全国24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28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至少开设了1类新型门诊。

她介绍,各个省份也在积极开展探索,如上海市依托政务外网,建立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互认。山东省全省实现了门诊诊间结算,床旁出入院办理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了230余家。浙江省为方便群众驾车就医,通过“城市大脑”推进智慧停车服务,指导闲置车位错时停车。
“这些服务模式都更好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邢若齐说。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