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器械

被动接报主动发现,医院管理模式正在转变。

01

大数据预警,防范医院廉洁风险


1019日,中纪委官网发布中山大学纪检监察机构强化对附属医院监督持续提升问题发现和预警能力》。

图片

“‘冠状动脉搭桥术加收须有冠状动脉搭桥术医嘱,请核查。”——这是前不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在线审核系统发出的一条弹窗信息,提示该医嘱因不符合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存在超标准收费风险而被拦截。

自从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嵌入价格在线审核数据模块后,这一智能手段不仅将医生不合规的行为消除在萌芽阶段,还将持续督促管理部门梳理分析不规范诊疗行为,尤其是背后存在的廉洁风险,实现从被动接报主动发现的监管模式转变。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山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制定方案,要求各附属医院深入查找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各家附属医院建设智能监督系统、构建大数据预警机制等方面更进一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纪委紧盯分解处方套购重点管控药品这一风险点,联合医务、药学、信息等职能部门,通过整合门诊电子处方系统、住院电子医嘱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并关联医生、患者和处方信息,实现数据交叉分析,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变监督一点规范一类

孙逸仙纪念医院纪委以深汕中心医院为试点,构建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算法的医院纪检监督预警系统。通过对接处方开具、药品使用、耗材占比、医疗收入等数据系统,设置药占比监控、诊断、检验检查等三个智能监控模块,对异常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实现早期精准预警。

在涉及面广、对象繁多、事项庞杂的医疗医药领域,大数据监督帮助医院更加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穿透力。中山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正在持续通过实地走访、查看台账、重点谈话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凝聚大数据监督合力

02

零容忍严查医疗腐败


今年9月,中纪委官网发布要闻《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聚焦整治重点加力推进医药领域纠风治乱》,其中谈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今年以来加力推进医药领域纠风治乱,督促综合监督单位重点纠治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假借学术交流输送利益、利用多点执业损公肥私等问题,并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实施细则,进一步落细有关禁止性规定,狠刹行业歪风。

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以及药品、高值耗材、医用设备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零容忍态度严查行风及腐败案件,持续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在监管链条中,大数据发挥强效能。

去年,国家医保局通报多家医院涉嫌欺诈骗保问题。国家飞行检查组根据大数据筛查线索,发现医院过度诊疗、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药品耗材无进销存台账、出入库管理混乱等多种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医院也纷纷建设智能监管系统,推进医院运行管理更加高效、透明。

例如,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自主研发数智监管平台,打通医疗、医药、医保、医采、医耗五大重点领域监管壁垒从处方开立、药品使用、耗材采购到医保结算,实现全过程可溯、全环节可控。

在医疗板块,系统自动监测一无二超三大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在医药板块上,对年度药品销量排名、年度药占比前十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等重点关注,并对异常情况实时监控;在医耗板块,实时对比国产与进口耗材使用情况;在医采板块上,展示年度招标金额、数量,并设置了供应商黑名单;在医保板块,动态统计违规科室、项目及次数,真正实现一屏感知全院风险

在全链条的智能化监管时代,医疗市场将更加公开、透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