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2月23日,新华社报道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的目标任务,提出到2025年,我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而言,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逐步普及,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乡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待遇水平得到提高,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有效解决。
乡村医生走访当地居民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标准化发热门诊
此次出台的《意见》从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在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方面,《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强化和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功能,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
其中,在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方面,《意见》提出要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常住人口较多、区域面积较大、县城不在县域中心、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足的县,可以在县城之外选建1至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好用好村卫生室,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功能。
在强化和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功能方面,《意见》提出要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提高县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能力。
要支持县级医院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或服务半径大的县(市、旗)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包含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此外,在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
同时,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配备负压救护车,一般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哨点)。
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
《意见》提出,要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包括多渠道引才用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等内容。
其中,在多渠道引才用才方面,提出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逐步形成以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全科专业为特色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在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方面,《意见》提出要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统筹平衡乡镇卫生院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
在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方面,《意见》提出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盘活用好存量编制。乡镇卫生院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
《医改界》总编辑、北京三医智酷医院管理发展研究院院长魏子柠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国家出台这样一个文件,对推动乡村振兴、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文件的出台也有利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建设,让基层人民群众能有更多的获得感。”魏子柠说,基层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了、安心了,乡村医生就会有更多的荣誉感,来为乡村居民服务。
魏子柠认为,《意见》出台后,更重要的是落实。对于乡村医生而言,最迫切的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身份和待遇问题,比如在待遇上,乡村医生的待遇应该不低于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收入。
国家提倡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人们到乡村从医,对此魏子柠认为,基层往往条件很艰苦,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到乡村从医,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补贴制度,比如建立乡村医生工作津贴,每月设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津贴由国家财政来负担,这样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