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社会办医的资本泡沫破灭以后。
民营医疗服务行业圈内就充满着悲观的情绪。
江湖上到处都充斥着破产,重组,欠薪,倒闭的故事。
除了少数几个赛道跑出了几家上市公司,演绎着强者恒强的游戏。
比如眼科的爱尔,口腔的通策,康复的三星,肿瘤的海吉亚,中医的固生堂等。
其它的中小型医疗机构,确实日子举步维艰。
主要是最大支付方医保局的成立和各种支付政策的改革。
导致医疗服务机构作为医疗行业核心角色彻底沦为底层搬砖角色。
资本纷纷逃离这个赛道,高增长的时代结束。
中小玩家在现在的形势下,逐渐出清。
未来民营医疗这个市场,必定是国资,外资,国内上市公司等等大玩家才有资格进场。
目前已经是这样的趋势了。
10月12日,《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国家卫健委的权威数据,让我们看到真实医疗世界的一面。
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为负,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了。
医疗支出还在持续地上升。202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84846.7亿元。
个人支出占比近几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明显。这个是受益于这几年的医保控费和集采等政策。
民营医疗机构的数据居然很意外,还处于增长状态。数据显示:医院数量2022年增加406家,其中公立医院减少58家,民营医院增加464家,民营医院正蓬勃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2022 年,公立医院入院人次 16304 万(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 81.1%),民营医院入院人次 3794 万(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 18.9%)。在数据上来看,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量小幅度下降,民营医疗门诊和住院量小幅度上升。
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么魔幻。
是不是感到很意外?
笔者其实在今年的同行交流中,已经有这种预感。
在大环境都不太好的情况下,在黑天鹅和灰犀牛频出的乌卡时代。
医疗服务行业的相对确定性,又开始受到许多资本的关注甚至下注了。
当野蛮生长时代长出来的那些不健康,不规范的民营医院。
在当前严监管,医疗政策改革的阶段破产、倒闭出清了以后。
剩下的存活下来的,都是高质量、好口碑的民营医疗机构。
一方面这类民营机构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实行国产化替代。
比如笔者所在的机构,国产器械和耗材占比高达95%以上。
国产药品占比高达80%以上。真正促进内循环。
而且同一病种住院日均花费是公立三甲医院的1/3到1/2。
大大节约医保费用,减轻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另一方面,这类存活下来的民营机构,浴火重生。
必定能做好国家给的公立医院的补充这个定位。
也可以承担给老百姓带来高性价比,优质差异化的医疗服务的艰巨任务。
更能反向促进公立医院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同时降低服务价格。
医生在这类民营医疗机构,能真正做到干干净净凭技术和服务获得市场的认可和酬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