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国,一家优秀的医院,一般都有一个高质量的病理科。但是,在宁波,各家大医院都没有病理科,而是创新性地组建了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病理诊断,是疾病的最终诊断者,是临床医生最好的咨询者与合作者。病理医生往往被同行看作是“医生的医生”。
放眼全国,一家优秀的医院,一般都有一个高质量的病理科。但是,在宁波,各家大医院都没有病理科,而是创新性地组建了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中心的建立,破解了病理医生缺乏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宁波市病理诊断能力,使全市患者得以享受同质的病理诊断。
16家医院共享一个“病理科”
2009年,一次专项调研显示,宁波市级医院病理科人员总数仅65人,包括病理医生和技术人员。65人的队伍要为近千万的人口服务,其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宁波的病理诊断能力同样堪忧,不少医院每周都得请上海、杭州的病理医生到宁波支援会诊。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2011年,宁波作出大胆的改革:整合市属6家三甲医院的病理人员、设备等资源,组建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这是国内首家政府举办、独立设置、区域服务的专业病理诊断中心。
目前,包括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等6家市级医院、镇海龙赛医院等6家区(县、市)级医院、宁波市老年康复医院等4家民营医院在内的全市16家医疗机构,享受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提供常规服务及数字病理远程服务。中心还在大型医院设立11个病理分中心,每个分中心安装远程视频系统和数字病理扫描设备,配置1~2名病理医生,负责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能力突飞猛进
6家医院的病理科被撤了,病理切片、诊断统一到病理中心进行。
一开始,各医院的不少医务人员对这一改革举措有点疑虑:“这可行吗?会不会影响病人的手术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疑虑消除了。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流式细胞仪、正置荧光显微镜……在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还有一套20人共览显微镜,专门用于病理医生的培养培训,而在国内很少能见到这样的设备。据介绍,病理诊断中心组建之初,就投入近1亿元用于中心的硬件改造和设施设备购置。
病理诊断中心有效克服了各家医院重复投入或投入不足的弊端,还显现了资源整合带来的人才集聚效应。由于病理医生缺乏,尤其是区(县、市)医院,很难形成病理医生完整团队,加上设备设施条件不足,科室规模较小,临床疾病种类有限,病理诊断能力提升缓慢。资源整合后,宁波病理医生队伍快速成长。病理诊断中心主任张哲介绍,目前该中心共有病理医生85人、病理技术员82人。2013年起,该中心就试行病理专科化管理,2015年成立乳腺、头颈、胸科、消化、妇科、泌尿生殖6个重点亚专科,目前已扩展至9个亚专科。
去年检测61万例标本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病理诊断中心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据统计,2010年病理诊断中心组建前,宁波的病理医生每年人均工作量(包括常规病理诊断和术中冰冻)5600例;去年,市病理诊断中心医生每年人均工作量已达到9400例,全年累计检测标本61万例。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大医院一样享受同质化、专科化的病理诊断服务。
病理诊断中心建立12年,宁波病理诊断能力大幅提升,各项主要质控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介绍,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是首批27家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之一,开展各类肿瘤基因检测项目82项,为患者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开全国先河的区域病理诊断中心的实践者,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目前开始了以“数字病理+人工智能”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发展探索。
小评
在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这个项目中,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共同参与,共同投入资源,共同分享收益。这种合作模式既可以利用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优势,也可以发挥民营医院的灵活运营机制和市场经验。通过合作,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同时,这种模式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深度合作。
对此,华夏医界网专栏作者仲崇明老师认为:
这种做法比较前沿。相比于检查结果互认,共享“病理科”工作任务非常聚焦,见效更快,触及的临床利益变化也比较可控。
共享“病理科”的本个落地案例里,强调“数字病理+人工智能”,客观能对全市的专业学科建设和组织管理起到整体带动。
对住院支付方式改革来说,共享“病理科”有助于明确诊断,同时在同级医疗机构、分级医疗机构之间快速找清诊断金标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