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近十所医学院校开办了康复医学院。有专家呼吁,应尽快将康复医学纳入国家一级学科,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倾注更多资源。




撰文丨郭雪梅

据成都中医药大学官微消息,10月13日,四川省康复医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由省级残联与“双一流”高校共建的省级康复医学院。

 

据悉,学院以康复医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构建“大健康”“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好的康复医学人才培养高地。

 

“医学界智库”梳理发现,全国已有近十所医学院校开办了康复医学院。随着更多政策支持,康复医学一改往日学科滞后的局面,正迅速发展。


图片揭牌仪式/图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官微

 

四川新添康复医学院

 

据成都中医药大学介绍,四川省康复医学院由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三方合作共建。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目前,该校拥有20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4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深厚的教学和科研基础。例如,其养生康复学院创建于2015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最早成立的养生康复学院。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建设的现代化三级康复医院,已于2010年6月投入使用,编制床位500张。

 

目前,该院建有36个临床医技学科,建成神经康复、康复工程和水疗3个省级重点学科,单独开设了功能评定,物理、作业、言语、吞咽治疗等10余个康复治疗亚专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康复临床医学院。

 

四川省康复医学院的建立最早可追溯2023年,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一行赴成都中医药大学调研建立四川省康复医学院事宜。

 

在座谈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余曙光介绍了学校康复医学学科的优质办学资源,以及中医康复的特色优势,就四川省康复医学院“如何挂牌”“怎么建设”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他还建议参考西华大学内设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等建设模式,建成成都中医药大学内设的四川省康复医学院。

 

今年以来,四川省康复医学院建设推进步伐加快。1月,《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批准设立四川省康复医学院”;2月,四川省康复医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10月,四川省康复医学院举办授牌仪式。


图片

 截图自《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据了解,四川省目前共有622.3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800万,康复服务需求巨大。四川省康复医学院成立后,不仅将为全省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康复医学人才,还将通过发挥双方资源优势,拓展康复医学的边界和应用场景。

 

加快康复医学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

 

“医学界”此前报道,截至2022年,我国(不包含香港、澳门在内)康复相关专业本科办学院校已达377所,包括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等9个招生专业。然而,国内开设康复医学相关院系的高校依然较少。

 

据不完全统计,除四川省康复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高校开办了康复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也设置了康复医学院。

 

近年来,国家多项政策鼓励康复医学发展。例如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

 

去年6月,我国首个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康复大学在山东青岛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任该校校长。目前,学校设有康复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内的5个学院(部),7个本科专业。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截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与此同时,我国慢病患者超3亿人、残疾人约8500万,康复需求巨大。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的缺口依然巨大。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为0.4:10万,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10万)。

 

此外,康复医师还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康复相关专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数量比例大约是3:1:0.1,中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康复人员比例较低。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在今年两会期间呼吁,将康复医学纳入国家一级学科,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倾注更多资源。

 

他认为,过去医学比较看重治疗,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来解决疾病,但随着老龄化加速,更多的患者需要通过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