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发布实施山东省地方标准《政府采购业务规范 第1部分:采购人》(以下简称《标准》)。


作为全国首个省域政府采购人全流程操作规范,对省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项目采购产生极大影响


图片

1000万以上产品须开展调查,

禁止排斥国产


首先是“进口”设备采购方面,新规设置了刚性门槛。《标准》明确:


  • 若采购人确需采购进口产品,应获得财政部门核准,并在采购文件中标注“允许采购进口产品,但不应排斥国内同类产品参与竞争”;若项目未报进口产品采购申请或采购申请未经核准,则不应采购进口产品。


  • 同时,针对1000万元以上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技术复杂、专业性较强的进口产品;或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应开展需求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同类采购项目历史成交信息,以及可能涉及的运行维护、升级更新、备品备件、耗材等后续采购情况。直指 "设备捆绑耗材销售"" 高价采购进口设备 " 等行业痛点。


图片


除明确进口产品采购外,《标准》还破解了废标效率难题。


有效供应商不足3家,

无须“废标重招”


针对 "供应商不足 3 家导致频繁废标" 问题,《标准》明确:


  • 公开招标中实质性响应供应商不足 3 家,若程序合规且未设不合理条件,可直接转竞争性谈判或单一来源采购,转单一来源无需额外论证公示。竞争性磋商只剩 2 家供应商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可继续采购,其他项目终止后重采。


供应商不足三家不用废标重招,直接申请转变采购方式即可,无疑这将大大节省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效率。


而这些优化,无疑都源于对公立医院采购乱象的整治需求。


多省推动,

公立医院采购全流程优化


据中国政府采购报指出,山东省财政厅在前期调研中发现,部分采购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需求管理水平参差不一、内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采购质量提升。


  • 2024年山东审计部门对45家公立医院的调查显示,“线上采购推进不力”“设备捆绑耗材销售” 等问题突出 ——25 家医院存在供应商通过 “免费提供设备 + 高价捆绑耗材” 模式扰乱市场秩序。


  • 浙江财政厅也曾审计发现 5 家医院 13 个项目存在 "招标前定供应商"" 条款量身定制 " 等违规行为。


中纪委也曾多次发文点名公立医院招投标领域采购腐败问题,公立医院采购领域的规范化已成为全国性趋势。


基于此,广东、山西、辽宁、青海、宁夏、海南等多省相继发布新规或专项整治行动。


图片


多省联动下,公立医院采购正形成全流程监管体系。而这种变革不仅将压缩采购领域的 “灰色空间”,更将重塑行业价值导向。


  • 通过精准需求调查避免 “盲目采购”、违规采购进口产品等情况发生,借助标准化文本提升效率,而依托专家信用管理保障评审公正......


因此,随着公立医院采购管理日益完善,对医疗器械企业而言,那些能提供 “设备 + 耗材 + 服务” 全周期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多关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