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自查自纠已经结束,今日起,国家飞检组将亲临现场检查。

01

医保飞行检查组“夜袭”医院

随机走访医生和患者

4月1日,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飞行检查。 “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此次国家级飞检是针对今年1-3月各地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抽查、复查,并明确提到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敷衍塞责,或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定点医药机构,一经查实,坚决从重处理对经反复动员仍未自查到位的,将予以公开曝光
刚刚进入4月,部分地区的医保飞行检查组已经开始“夜袭”医院现场。
一位刚刚经历过“夜袭”的医生对赛柏蓝器械表示:“那天检查组在没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到访,整个工作时间从晚上8点持续到凌晨2点,期间他们拒绝了院负责人的通话联系。”
“检查组除了调取信息、看医嘱病例、核对收费项目外,还随机走访了一线医生和住院患者,并检查床位与后台的对应情况,”该医生表示,“他们人数不多但体现出很高的专业性,想通过提前准备应付检查的可能性很低。
除了国家飞检外,从近期各地通知可见,部分地方检查组在3月就已落实“四不两直”模式,通过突袭现场等保障检查的准确度与震慑力。
3月31日,浙江临海市医保局发文称,3月28日市医保局采取“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对市域内5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突击夜查专项行动
3月20日,湖南省泸溪县组织该县医保局执法人员,同样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突击检查”的方式,随机对县内五个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夜间突击执法检查
3月12日,湖南新晃县医保局联合纪检组、行风监督员对6家医院开展“夜间”突击检查
相较以往,2025年医保自查自纠工作范围更广、更加精细,在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6个领域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形成9个领域对照自查的问题清单(详见文末)
“严格医保基金监管”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报告中的“严格”二字,到医保飞检坚决从重处理的态度,均体现出2025将是医保强监管的一年。
02

全方位升级:

移交纪检、智能手段、社会监督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通知,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要一一对应到结算清单的具体明细,形成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及时退回违法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
国家医保局《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简称《快报》)中披露: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
此外,《快报》中的多项数据均能体现出医保监管的全面升级。
医保监管被称为医药反腐的“探照灯”,国家医保局在开展自查自纠的通知中明确强调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信息贯通。
根据《快报》,2024年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移交司法机关1045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3638家、移交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9734家。联合公安机关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741名,涉案金额24.3亿元
智能监管近年被国家医保局反复强调。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提到,构建大数据模型,推动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应用,深入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
今年1月1日起,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开始全国铺开。从各地的实践经验可见,追溯码正同医保飞检形成联动,多地已通知将追溯码上传率低,工作开展不好的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范畴。  
根据《快报》,2024年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伴随药品耗材追溯码覆盖扩围,智能监管等能效还将再度跃升。
与此同时,医保监管愈发重视社会监督,2024年全国共发放举报奖励754人次,奖励金额186.6万元
曝光力度也在同步扩大。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保局飞行检查发现部分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严重不到位》,通报在2024年敷衍应付自查自纠,且不主动整改的7家医院,涵盖过度诊疗、分解收费等诸多问题。
伴随2025年国家飞检启动,全国医院的自查自纠情况将迎来年度大考。
从国家医保局的工作安排部署可见,已经为医院留有足够的纠错窗口期和详尽的问题对照清单,那些敷衍应付和拒绝整改的医院将面临从重处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