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素来富有改革精神。比如,善于打破传统,对原有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整合。浙江省也十分富有实干精神,比如,善于因地制宜,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参照,探索医疗卫生事业的适宜发展路径。浙江省还富有创新精神,比如,能够运用数字技术,让庞杂的医疗信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用起来、联起来、活起来。因此,在深化医改领域,浙江医改的精神、逻辑和重点具有一定的全国推广价值。 围绕统一目标实现体系整合 在医改领域,通常将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四个共同体”作为紧密型医共体的评价指标。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紧密型医联体,特别是理想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以实现“三个一”为目标,即“一家人、一本账、一条心”。 浙江省以 “三个一”为导向,围绕“强体”“延伸”“融合”三个关键词,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 围绕“强体”,浙江省注重政府投入、人才培养、信息化赋能,不断强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延伸”,浙江省注重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下延伸,尤其是在薄弱领域的均衡布局和延伸,如基层急救、医养结合、长期护理等方面,敢于下大力气进行补齐与完善。 围绕“融合”,浙江省注重医防融合,把医防融合指标纳入各级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全国范围来看,很多改革举措涉及的都是机制变革,而非体系变革。但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体系的变革,很难实现医改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三医”的协同发展和治理。浙江省在体系变革方面率先探路,在实现了以疾病为中心的体系整合基础上,正在理念上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特别是医保按人头打包支付的举措,改变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行为,真正把人群少得病、晚得病作为紧密型医共体内部各层级医疗机构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了以统一目标为导向的协同联动。 应该看到,浙江省围绕百姓健康需求进行的卫生健康体系整合,不仅对其他地区的改革具有参考价值,也是未来医改一个重要的方向。 立足省情探索适宜路径 任何医改措施的推行都要看是否适应老百姓的需求,是否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适应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机构的定位。任何一个方面的不适应,都会造成改革成效大打折扣。 近年来,浙江省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医改战略。一是“医学高峰”建设,这方面的建设适应了省情定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百姓需求。二是县域能力提升,浙江省下大力气,花真功夫,不断补上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缺口、补齐体系的短板,在硬件配置、信息赋能和基层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浙江省在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初期,就选择让省级大医院帮扶甚至托管县级医院,在先做强县级医院的基础上,再让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变成紧密的“一家人”,真正实现了以强带弱,一级带一级。 同时,浙江省一些地方正在推行“一体化学科”建设,这一改革举措是在充分的现实考量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改革。因为,在市域范围内医疗资源的分布和构成比较复杂,在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财政、人事、编制等各方面的“堵点”,导致市域医联体很难成为真正的“一家人”。但如果以学科建设为单位进行合作,就可以绕过这些“堵点”,更加直接地实现“一体化”。 例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就是浙江“一体化学科”建设的实践之一。借助区域信息化系统,患者不论在哪一级医院进行首诊,只要触碰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行了健康数据采集,其信息就会自动进入信息网络。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医生通过信息系统,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查询到患者的就医信息和健康档案,即使患者在大医院就诊,基层医生也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就医情况,便于以后的疾病管理。 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和得天独厚的创新氛围,浙江省的卫生健康信息已经真正实现了联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在这些方面,浙江的改革逻辑和经验值得提炼和借鉴。 致力于深化改革保持创新活力 浙江的活力之源在于改革。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持续激发全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活力。 目前,在浙江省的一些地方,“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仍然存在“堵点”,编制动态调整、人员上下联通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所以,对于已经成型的改革经验,如“一体化学科”建设等,浙江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全省推广。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对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利用也是浙江医改要解答的问题。据我所知,在浙江的一些地方开始利用数据给居民绘制健康画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但如何利用画像进一步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创新。 浙江的经济基础比较好,除了基本医保之外,还应该在商业健康保险建设和发展方面再进一步,真正做到走在前、做示范。此外,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除了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服务之外,还应该思考如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既要向下延伸,帮助基层提升服务能力,也要向上延伸,做好部分患者的多样化服务。 在医防融合工作方面,虽然浙江省围绕医联体、公共卫生、信息化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基础打得比较牢,但在如何推动防和治有机融合方面还需要探索更多经验和模式。 此外,浙江的科技企业集中、创新氛围浓厚,这是其健康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过去,这种优势在医疗领域多被用于强医院、强专科、强设备方面,大大提升了医疗机构的能力水平。未来,应该将这种优势延伸到强基层、强健康方面,并持续做强健康产业。 总之,观察浙江医改,我们看到的是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清晰的逻辑和适宜的路径。在全国范围内,浙江为深化医改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经验,富有改革引领价值。
文: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 梁万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