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慢病管理亟待提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层群众慢性病发病率逐渐增长,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通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强调应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和管理。基层慢病管理对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作用,是对打造健康中国意义重大、且“含金量”极高的环节。面对人群基数大、管理周期长、有很强的个性化需求的慢病管理领域,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变革的同时,医疗人工智能也被寄予厚望,成为慢病管理的创新抓手。
在高阳县卫健局的指导和县医疗卫生集团的积极推动下,莘桥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讯飞医疗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新型慢病管理模式,率先实现了慢病管理的全场景、全流程、用户的全生命周期的覆盖,并形成了一整套精准化的服务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服务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管理规范率和控制达标率,促进高阳县慢病管理进入新阶段。
传统模式慢病管理的弊端
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的流程为主,医院和社区的医务人员是慢病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承担起慢病中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多项工作。在传统慢病管理环节中,管理的关键仍然是靠“人”。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慢病患者,“人”显然无法满足巨大的管理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现有医疗机构的管理效果。尽管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大部分仍是在传统慢病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做文章,没有解决慢病本质在于患者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根本难点依然存在。
具体到莘桥社区卫生服务站,2022 年,莘桥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约2.8万人,在管高血压人群近0.35万人,高血压随访任务每年高达2万人次,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工作面临巨大压力,高血压重点人群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高频互动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面对人数众多的高血压慢病人群,传统的以人为主的慢病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AI加持打造可复制的“莘桥模式”
莘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我县第一个AI高血压慢病管理试点,在高血压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创新上另辟蹊径。“莘桥模式”采用分层(县、乡、村三层)分级加入人工智能的慢病管理模式,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核心技术,实现AI服务和评估预测人机耦合服务,有效弥补了当前基层医生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了“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愿景,为高血压慢病患者提供精细化、同质化、系统化的健康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居民通过智能可穿戴硬件实时采集精准的健康数据,系统自动进行健康状况评估、语音播报和分级,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案;
2、家庭医生只管理AI判断血压控制为严重的情况,而轻微情况采用自动随访,绝大部分的分级和随访的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
3、专家可以接收下级单位转诊上来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不达标的居民进行用药干预和生活干预,同时可以由村医进行线上干预指导;
4、县域慢病负责人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级慢病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
从2022年至今,高阳县医疗卫生集团在莘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计投放智能血压计160余台,截止2023年8月份绑定人群血压达标率为72.9%,较初期增长了7.4%个点。AI助手共计自动干预7252次,自动宣教3890次,极大减轻了基层卫生机构慢病管理负担,医生管理效率提升5倍以上,居民的自觉行为得以改善,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健康水平和满意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