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正在由“看病难”向“看难病”转变。
撰文丨陈朝阳
三甲、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自然……医院发展如何?总会有一些东西可以证明。
当下,研究型医院正成为医院必须拿下的一块“金字招牌”。
研究型医院是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融合,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
在医院竞争赛道上,不做研究型医院会被淘汰,不做好研究型医院更会被淘汰。
当一批“明星医院”成研究型医院
10月19日,“2024中国研究型医院大会”举行,并发布研究型医院名单。
年度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共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区三甲医院报送数据1120份,共有173家医院、439个学科、508名专家参加评价遴选,经终审评价遴选出研究型医院95家(其中10家高水平研究型医院、40家研究型医院、45家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研究型学科152个、研究型人才195人,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部分重点三级公立医院。
10家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含金量”颇高,全是“明星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同济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除了10家高水平研究型医院,40家研究型医院也皆为业内龙头医院。
风向变了!从“看难病”到“转化好”
“龙头医院”发展目标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早已发生改变,从医教研三位一体过渡到实现医学创新成果,除护佑健康之外,更被寄托实现科技崛起的重任。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中,与科研考核紧密相关的指标分别是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金额和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考核导向为逐年提高。
而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则强调,实施临床科研提升行动。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对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瞄准精准医学、再生医学、人工智能、抗体与疫苗工程、3D 打印等,有效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把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作为国家医学创新体系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加以推动,符合国际一流医院建设发展规律,切合中国医院发展时代需求。
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是由医学本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属性、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正在由“看病难”向“看难病”转变,解决“看难病”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新的医学创新成果。
研究型医院无论是产出医学创新成果,还是承担“看难病”任务都是首当其冲,只有大力加强研究型医院建设,才能整体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
2024年3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科教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总结各地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等实践,探索建立研究导向型医疗机构技术标准规范。”
从“研究”到“成果”不容易
医疗机构在促进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通过丰富的临床数据和患者资源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持,加速新药和新疗法的临床试验和审批。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深入推进,国内医疗机构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加大临床转化力度。
然而在临床转化过程中,医疗机构仍面临诸多难点。
《中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蓝皮书2024》指出,缺平台、缺经验、缺时间、缺配套、缺资金、缺动力……成为当下众多医疗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
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同样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有待转化,却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对政策的适用难以把握。
医生要做不要做科研、发论文,一直是行业争论的焦点话题。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主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并非单纯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如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已经扫清医院科研转化的障碍。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及人员是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医疗卫生机构等非科研编制事业单位及人员的科技创新全面纳入科技创新工作整体布局,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度安排全面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等非科研编制事业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
科研转化“抢跑者”的秘密
建设研究型医院呼之欲出,一批有先见之明的医疗机构,很早就布局研究型医院建设并取得成果。
华西医生给医院捐赠1亿的新闻让医疗行业为之沸腾,让人看到医院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和巨大价值。
搭建转化平台、健全机制体制、完善收益分配,在科研转化上,华西医院已经走在前列,成为医疗机构的标杆。
《中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蓝皮书2024》显示,医院探索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允许成果完成人与医院事先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属或股权比例;鼓励发挥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对成果转移转化部门的运行和发展给予保障。
此外,医院设立基金,每年出资2000万元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公开并择优资助成果转化项目,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为50-200万元。主要支持具有转化前景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对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的项目团队给予倾斜。
而在收益分配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获收益,按不同方式对完成和转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要把转化收益的90%以上分给项目团队,医院最多只占5%-10%。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