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李凌云走马上任时,在重重压力之下,他所展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信心满怀的达观。作为一个从临床上稳步成长起来的出色医者,又经过了多年管理实践的历练,对于医院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现任医院党委书记)李凌云已然做到了心中有数。也由此,他带领团队,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为处于困局中的医院勾勒出了一幅跨越发展的光明图景。彼时,阳谷县人民医院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内外部均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对外来看,阳谷县距离聊城市只有40多公里,开车仅需1小时,交通的便捷也让不少县域患者养成了去聊城就医的习惯。再者,阳谷县民营医院就有20多家,其中不乏实力强劲的“后起之秀”。比如,2018年正式投入运营的鲁西南医院,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其定位是打造医、教、研、保健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上级医院的‘虹吸’效应,域内民营医院的蓬勃发展势头,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形成冲击。”每每谈及此,李凌云总是忧心不已。对内而言,阳谷县人民医院同样陷入运营发展困境。在财政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员工工资基本要靠自筹;科室设置及布局存在不合理,诊疗水平薄弱,全院只有2个市级重点专科;人才外流较为严重,人心涣散,部分医务人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中迟到早退也成为寻常事……于是,他上任之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团队深入临床一线,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详细调研。调研对象覆盖了各科室主任、学科骨干、入职不久的年轻人等,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惑,以及对于医院未来发展的期许。有了前期调研和考察的积淀,医院适时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做有温度的医院”的服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医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各科室也重新定位科室发展规划及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整理规范工作环境,培育医疗服务新动能。在李凌云看来,医院要想实现逆势突围,其关键是全院上下都要认准一条路,拧成一股绳。“只有大家观念一致了,才能更好地向着共同的目标进发。”而关于如何凝聚人心,阳谷县人民医院也采取了针对性策略。医院聘请了国内知名的培训专家团队,初步拟定了长达3年的系统培训计划。其中,为了打造一支负责任、敢担当的中层领导队伍,培训专家团队为全体中层干部先后进行了《定位与责任》《6S管理》《团队领导力》《目标支持系统》等培训60余场次,充分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随着系统培训工作的逐步推进,过去医务人员态度消极、作风散漫的情况得以彻底改写,其责任意识和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增强。最是风雨见初心,阳谷县人民医院的培训成果也在疫情之中得到了检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院干部职工闻令而动、逆向前行,齐心织密院内疫情防控网络,在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期间没有出现一例院内感染。“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都化身为英勇无畏的白衣战士。有人始终坚守在医疗岗位,有人在PCR实验室挑灯夜战,还有人主动请缨支援本市及全国各地区抗疫工作……李凌云深知,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何才能让学科发展的羽翼愈加丰满、步履更为坚实?李凌云进一步明确了医院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方向,着力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具备开拓精神的中坚人才,并优先将重点学科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有时候‘雪中送炭’不如‘锦上添花’。”李凌云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逆向思维开始凸显出来。他解释,让弱者变强,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而让强者更强,只需要借时借势稍微推一把,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此,李凌云迈出的第一步是明确医院的优势学科,督导与协助这些科室练好“内功”,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支持和配合,帮助各科室严格对照标准,科学创建各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的发展过程就是阳谷县人民医院竭力让优势学科更上一层楼的例证。心内科是医院最早建成的2个市级重点专科之一。为持续强化科室实力,医院不仅在人员和资源配备等层面给予相应倾斜,还大力支持科室全面加强与北京安贞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国内知名大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合作。通过专家坐诊、手术、查房,开展临床带教、手术示范、业务指导等,全面带动心内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着力让患者不出阳谷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省市级专家的服务。2020年,心内科成功创建为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考虑到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后需要康复,医院将心脏康复作为心内科在常规业务之外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先后为科室投入了近200万元的相关设备,实现了将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留在县域内康复治疗。“重点学科创建过程中,科主任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凌云直言,学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科主任应该具备规划学科发展的能力,不能固守一隅,而是通过集思广益找准方向,制定出科室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科主任肩上担子的两端,一头是科室管理,一头是具体执行。”李凌云直言,这也意味着双重责任,那么,医院加强对科主任的管理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古语有言,预则立,不预则废。李凌云提到,医院要求各科室主任明确学科建设、业务增长的目标,并针对性形成目标分解计划。具体到每周、每月、每年分别做什么,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反思,对照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做出动态调整。“我们要求科主任每年年底进行述职,医院层面则据此考评打分。考核结果与科主任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都是挂钩的。”李凌云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科主任归根结底要拿成绩来说话。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阳谷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群。
2020年,骨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急诊科、儿科、产科、康复医学科、眼科、口腔科、病理科成功创建为聊城市临床重点专科,耳鼻喉科创成聊城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3年,普外科、内科护理成为聊城市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国家PCCM学科规范化建设评审并获评二级医院优秀单位。此外,医院着力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2020年以来,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县级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县级急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县级创伤中心。在2023年11月的全国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排名中,医院跻身第22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当然,重点专科的成功创建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后续发展的可持续。”李凌云强调,医院层面会加强对各科室的质控和考核,包括病历书写的甲级率、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药耗占比等指标,一旦发现问题,则要求科室立即落实整改。在李凌云看来,医院巩固优势学科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扶植弱势学科成长。而整合资源就是实现弱势学科诊疗能力快速提升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阳谷县人民医院持续推进MDT效能建设,扩大会诊专家团队规模,成立了疝中心、结节中心、微创介入中心等亚专业治疗中心,实现各学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下一步,我院还将成立心脏中心,实现心脏内外科联动,更好地为县域百姓健康服务。”李凌云说。与此同时,医院不断加强慢病和肿瘤防治工作,先后创建成为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省级癌痛病房、中国抗癌协会县域肿瘤综合诊疗管理基地建设项目试点单位、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单位、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何调动各学科发展的积极性方面,阳谷县人民医院也颇费了一番脑筋。2020年起,医院创新性地将全院所有科室划分为六大战队,彼此之间进行“PK”。各战队都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还设置了队长和督导员,队长每周总结通报本战队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督导员则针对未完成的任务指标,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持续改进相关工作。医院每季度组织召开六大战队会议,根据上一季度的表现进行综合排名和“论功行赏”。“大家都是有集体荣誉感的。通过这种新颖的竞赛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热情,更有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李凌云表示。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则是核心。然而县级医院面临的普遍困境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高层次人才更是如此。在此情况下,李凌云考虑,既然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有不小的难度,那就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用好“柔性引才”政策,通过特聘高层次人才实现“借梯登高”。2020年以来,医院先后签约了3名泰山学者,分别开设了杜怡峰教授工作站、袁双虎教授工作站、刘炬教授工作站。医院也会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医院专家团队前来坐诊、查房,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阳谷县人民医院首个泰山学者工作站为例,2020年5月28日,山东省立医院杜怡峰教授泰山学者工作站在阳谷县人民医院举行签约揭牌仪式。这也标志着该院在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内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影响力等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事实上,医院能够与杜怡峰教授建立起合作关系还经历了“三顾茅庐”的曲折过程。当时,杜怡峰教授在阳谷县阎楼镇卫生院建立了阿尔兹海默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病防控研究基地”,需要联合县级医院的力量共同开展相关疾病筛查。李凌云得知情况后,很希望能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与专家开展合作。于是,在杜怡峰教授组织的一次学术演讲会后,李凌云主动向其推介了阳谷县人民医院,阐明医院的优势,更表态医院有能力,也有决心配合他完成阿尔兹海默病研究项目。举办聊城市痴呆与认知障碍研讨会,美国国立卫生院Lenore J.Launer教授授课而同一时段内,域内也有其他医院在跟杜怡峰教授接洽当中,这让他在合作医院的选择上有些犹豫。为了促成合作,李凌云又先后两次找到杜怡峰教授面对面去谈,拿出坚定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最终赢得了杜怡峰教授的认可,专家工作站得以顺利落地。在柔性引进人才“借势”之外,医院还致力于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医院制定了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覆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的培养体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选派优秀骨干人才到知名医院进修深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同时邀请国内权威专家来院指导,拓宽人才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专业水准。“医务人员都是带着任务去进修的,不是拿到结业证书就可以了。”李凌云指出,医院层面会落实进修返院人员的考核,用半年时间考察其业务开展是否达成既定目标。对于不达标人员,则延期报销相关的进修费用。“如果没有考核,缺少外在推动力,有可能造成进修资源的浪费。”医院还特别对医务人员提出要求:进修过程中,务必和带教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李凌云认为,进修不仅仅意味着学习深造,也是不可多得的和大专家链接的机会。当医务人员返回医院后,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带教老师就是最好的后备专家资源。李凌云这一想法,恰恰是基于他个人从业经历的体悟。早在2001年,李凌云第一次到省级以上医院骨科进修,在他回到本院之后的第二年10月,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医院开展了阳谷县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自此之后,有了专家的倾力支持和指导,医院开始把各类髋部手术开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不仅如此,医院借助每周的学术讲座、病例讨论、读书分享等形式,积极开展院内培训;也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职工提升学历,鼓励其考取全日制或者在职研究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医院还通过完善人才考评机制,量化职称晋升及聘任工作,近3年来,通过双自主职称评审,晋升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165人,大大提升了医院人才职称层次。2021年,阳谷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2022年,医院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成专科联盟,并挂牌山一大一附院阳谷分院。2023年,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强基层服务基地”在阳谷县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医院在人才培养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县域医院就诊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群体。子女忙碌不在身边,他们就医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不熟悉医院诊疗流程、找不到相应的科室和医生……在此背景下,阳谷县人民医院紧抓医疗服务“突破口”,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所需所盼,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真正践行“做有温度的医院”。早在2020年,阳谷县人民医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这也是医院近年来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诸多探索实践的一个缩影。“一站式”服务中心集咨询引导、便民服务、健康教育、用药咨询、门诊退费、住院医保结算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精准对接患者就诊需求,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以细节化的过程服务,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让患者少跑路。值得关注的是,“一站式”服务中心还特别设置了院领导值班岗。李凌云解释,之所以安排院领导轮流值班,是为了能够及时协调和处理一些紧急性事务,强化中心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一进入阳谷县人民医院,很轻易就被随处可见的“红马甲”吸引了视线。他们是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会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到各个门诊楼层,为前来就医的患者贴心提供挂号、指引、分诊、自助缴费等志愿服务,随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据悉,医院志愿者人数高达406人,每年志愿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李凌云还提到,医院开展的“三米主动服务”“三代四送服务”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措施,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三米主动服务”即三米微笑关注、两米主动问询、一米贴心服务的服务模式;“三代四送服务”则是指为无陪护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及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代办出入院手续、代缴费、代取药,送患者就诊、检查、治疗、住院的服务。“及时得到患者的反馈,是改进服务的重要渠道。”李凌云提到,目前,医院对患者实行三级回访,在出院后的主管医师回访和回访办回访之外,还增加了预出院回访,改变了原有回访方式单一,内容不统一、不全面,失访率高等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的“连心桥”。所谓预出院回访,是指患者在办理出院手续前,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访谈,在用药指导、出院后医师回访预约、复诊门诊预约、居家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强化;同时对患者出院后角色转变进行心理调适和指导,对家属潜在的居家护理难题及压力进行排解与疏导;再者,了解患者此次住院的感受,倾听其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整改。考虑到独居老人、残疾人以及长期卧床患者等特殊群体,在就医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阳谷县人民医院在全市县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打破了县域内护理服务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医院组建了由多个专科护士组成的团队,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如伤口护理、慢性病管理、母婴护理等,为有需要的患者带来更加便捷、专业、贴心的护理体验。近年来,阳谷县人民医院不断拓展健康服务实践,在做好中心院区的综合性医疗、保健、康复、急救等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拓展了健康管理、精神卫生、托老康复等分中心建设,医院“一体三翼”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回顾来路,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作为医院“掌舵者”的李凌云,从来不缺冲破桎梏的勇气。对于如何扮演好管理者角色,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只要事关医院和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必须办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大家的尊重。每每遇到难解的问题时,李凌云常常会想起当初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那时的他还在医院大外科工作,尚未晋升主治医师,却也凭借卓绝的努力和非凡的韧劲,成为前辈医生口中最肯下苦功夫的年轻人。“事实上,做一个好医生和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之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李凌云总结道,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不是踮踮脚尖那么简单,而是一旦认准了就要全力以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