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更新深圳数据.

几年前共享单车大战的时候去过一次深圳,真是现代城市的典范.

本期我们对深圳市医疗资源以及本地医院运营状况进行分析盘点.



图片

△深圳



图片
深圳简介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


01
012023年总览

GDP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常住人口17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万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万元,比上年增长5.8%

医疗卫生机构5431家,比上年增加230家,主要是增加了一批社会办医疗机构

医院159家,比上年增加8家

床位6.99万张,比上年增加4157张

卫生工作人员15.3万人,同比增长5.3%

仅从事管理人员6860人,占4.5%

医疗卫生机构完成诊疗1.3亿人次,同比增长24.3%

全年收治住院病人225.9万人次,同比增长20.9%




2023年深圳市医疗资源常态增长,门诊住院业务飞速增长.


02
2023业务情况

全市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2884.28万人次,增长24%

医院增长24%

妇幼保健院增长11%

综合医院增长20%

中医医院增长49%

专科医院增长24%

健康检查1303万人次,增长2%

常住居民体检率73%

医疗机构住院226万人次,增长21%

医院病床周转次数为41.81次/年,提升5.8次/年

医院平均住院日7天,下降0.1天

医院病床使用率81%,提升9.4百分点

医院门诊次均359元,增长3.1%,

医院住院次均13737元,下降4.4%

医院床日次均1952元,下降3.3%

中医医疗机构1272家,增加151家

中医医院14家,增加1家

卫生工作人员1.7万人,增加2147人,增长14%

床位9095张,增加2157张,增长31%




深圳市上年度医院服务人次、效率双提升,中医序列增长迅猛.



03
2023机构人数


图片



深圳的综合医院、中医院、妇保院配置较高,职工人均超850人.

三类医院医师占比超1/3,仅管理人员占比为4%,每管理人员服务8-9个医生,服务规模比为1%.

其他类型医院规模较小,存在不同的管理人员配比,

规模越小管理人员相对服务效率越低.【规模差距较大】


04
2023住院疾病谱
图片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

出院疾病第一顺位产科相关,占比是其他城市公立医院的2倍多;

第二顺位是细化的其他疾病类型,相较其他城市公立医院差异性不大(疾病20+21);

第三顺位是循环系统,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第一顺位,深圳市要低7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年轻;

其他疾病差异性不大,不过深圳的主要疾病平均住院日更长.

不同的疾病谱对应不同的学科成长路径.


05
2023死亡疾病谱
图片



对比全国城市居民死亡率数据,可以看到深圳人口相对更为年轻,各类型疾病死亡率更低.【重症率同理,深圳医疗技术面临的疾病谱有很大的不同,成长相对其他地区更为困难



06
2024发展概览

地区生产总值达3.68万亿元,增长5.8%

年末人口1799万人,增加20万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

开业运营市二医院龙华医院、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市新华医院等8个项目,建成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等13个项目.

新增床位超9000张,总数达7.8万张.

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总数达29个.

南山妇幼保健院获评三甲医院.

7个案例入选省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业财融合典型案例.


07
2025发展期望

深圳将推动市康宁医院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港大深圳医院二期、市第三儿童医院等15个项目建成

市二医院大鹏医院、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等9个项目开业投用

开展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提升二、三人间病房占比

支持医疗设备更新,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审核机制,建立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绩效评价制度

出台市属公立医院集团化运营试点方案,推动市人民医院、市二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打造高水平医院集团

推动9家以上医院进入全国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同类百强

新增省级以上临床重点学科12个

出台《深圳市公立医院总量内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推动三级公立医院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

新增国际医疗服务试点单位5家



注:以上数据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卫健委官网.


shenzhen-bay-6205424.jpg

△深圳湾


图片
二、市区医疗


图片
区划

深圳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2018年12月16日,位于汕尾市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



01
2024公立医院服务量

70所公立医院2024年各月份门诊诊疗人次(单位:万人次)

图片
快讯

本期聚合深圳卫健委公开数据,

观察深圳市70所公立医院2024年门诊量情况:

门诊量200万+5所

门诊量100~200万18所

门诊量50~100万18所

门诊量0~50万29所


02
医院预算
截屏2025-05-05 10.08.47.png
截屏2025-05-05 10.09.04.png





深圳市医院配置较高,基本为国内头部地市水平.

本年度预算前十医院平均增量1.6e(3所负增长),平均增速5%.【低于GDP增速规划】

本年度预算10e+医院平均增量1.1e(9所负增长),平均增速5%.【低于GDP增速规划】

对比几个医疗发达地区公立医院数据,深圳市医疗资源富裕,但是头部医院相较其他6所城市相对不足,其更类似于广州的发展模式.

截屏2025-05-05 10.29.26.png

但是其人口年龄结构(60岁以上人口占5%)与其他发达地区省会及地市有所不同,故其疾病谱及学科发展方向也会受影响,地区国家级临床专科全市仅29个【对比武汉同济40个,武汉协和34个,浙大附一27个】.

2021年深圳居民年均诊疗6.5次,与北京10.4次、上海10.7次、浙江10.3次有较大差异,估计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2018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东部城市65岁居民两周就诊率为64%,44岁以内就诊率低于16%).

不过从交流群反馈来看,深圳各地医疗资源较为饱和,竞争较为激烈.

本年度新纳入观察的医院已标记为灰色,其中三所民营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


注:

1.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2.收入预算不含往年结余,含财政补助&其他收入

3.事业收入可理解为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事业收入]

4.备注中的2024等表示当年预算、决算,部分基于卫健委决算估算

5.医院级别、类型、等级来自于信息检索,有时效性,请以官方正式发布为准



图片
三、医院观察


图片
图片
深圳市人民医院

始建于1946年,开放床位3060张,在岗员工5284人.

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新增】).

2023年出院病人14.3万人次【增长1万】,诊疗人次365.7万人次【增长30万】.

2024年,医院门急诊总量为379.2万人次、出院病人14.8万人次、手术量12.0万台次.

2018年6月,医院获广东省政府遴选为全省首批高水平医院.

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屡创佳绩,连续五年获评等级A+.

变化:床位+78张,员工+171人,24工作量,22年国考.【医院官网变成图片了...来自三方抓取】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1999年底建成开业,员工3000余名,开放床位1852张;

骨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22年,278.5万门急诊患者、9.95万住院患者,住院手术7.37万台次,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达27.72%,平均住院日5.37天.

医院2024年总诊疗量301.63万人次,出院患者超过10万人次,手术(含手术室、介入、门诊手术及操作)19.07万例,平均住院日为5.15天

2017年至2023年,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连续5年位列广东前10位.

医院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单位、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

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六年获得A+等级,连续六年进入全国百强.

变化:员工-500人,床位+20张,2024年工作量,22-23CMI全省前十,22-23国考A+.


图片
图片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始建于1980年,员工3369人,开放床位1910张.

2021年,年门急诊259万人次,出院8.41万人次,住院手术7.16万人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

2018年-2023年,连续六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等级为A+

变化:23国考A+.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