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医院发展建设永恒的关键词。
 
优秀人才不仅是一家医院效益的创造者,更是推动学科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时代,人作为知识、经济动作的核心与目的,越发在医院长远发展与未来探索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想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有决心,更需要有有效办法。借此机会,我们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分析案例,探究医院人才建设如何落到实处。
 
01

放长线,先抓“大鱼”
2000年,华西医院组建“人事改革领导小组”,谈及当时的人才紧缺程度,医院用了两个字:阵痛。由于院区扩建、医保改革双重原因,医院接诊量陡增,每天科室都在嚷着要人。
 
小组通过调查发现,医院的人才结构呈不健康的“菱形”,即两头弱、中间强,上缺资深的医疗与科研专家,下乏基础的住院医师。因此,内培外引,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找到突破口,医院决定先从“大鱼”抓起,领导小组组长石应康立出了4条招揽标准:
 
一、具备创新和服务意识,与医院管理基调一脉相承。
二、认同医院的创新变革思路,能够接受可能的风险。
三、认可以结果为导向的判断标准。
四、不光有名气,更要有“真本事”。
 
标准既定,下一步就是设置“鱼饵”。对此,石应康又给出了三个具体策略:
 
1. 情感打动。亲自接站、多次沟通、写信慰问,在每一件小事中亲力亲为,不仅要换位思考,更要给到实际的温暖关切。
2. 蓝图感染。给出高瞻远瞩的规划和切合实际的行动路线,让对方切身感受到院方的强烈信心。
3. 平台卓越。抓住知识分子“实现梦想强于高薪”的心理需要,打造科研基地,树立拼搏氛围,让人才具有价值感与认同感。
 
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刘进、王莉、周桥、唐承薇、唐红、文富强、龚启勇、黄熙、毕锋等一系列人才相继涌入华西,引领了一批“百花齐放”的人才兴建高潮。

02

做出来,再被认可!
有了带头人,还要培养基层医师,而刘进恰恰在推广住院医师规培上颇有心得,针对这一问题,石应康与刘进在多次洽淡之后,给出了适合医院的定制化规培方案。
 
与传统模式相比,华西模式具有五个特色:1、不单纯为单位或科室培养人才,而是为社会培养。规培出来的人自留一半,并向社会输送一半。2、不局限于专科,多学科培养。3、给在训住院医师“瓷饭碗”,不纳入编制。4、不但要培训,还要有长观察周期。5、规培之后,先成为住院医师,再转为专科医师。
 
由此,学员的身份不再是“单位人”,而是“社会人”,换句话讲,医学毕业生想要成为华西医院编制内的医生,首先要接受为期5年的漫长规培。如何让毕业生接受?这让当时负责具体事务的郭肖宁寝食难安。
 
后来,他灵机一动,把“社会人”改为了“学生”身份,而工资与待遇问题,也由“奖助学金”的名头进行替代。勉强迈出第一步,还需要国家政策和地方配套的支持,在多重阻力下,当时的领导层的最终的统一意见是:“先把事情做成功,等政府反过来认可我们。”
 
2003年上半年,经过两次面试选拔,最终招收82名应届生进入规培,改革在颇具艰难的情况下如期展开。2008年,首批学员5年培训期结束,原本“留用三分之一,输出三分之二”的计划,由于华西医生需求陡增而调整,学院中除极个别不合格者外,其余都留任华西,组建了一批扎实团队。
 
有了第一批成功先例,第二批、第三批规培应声落地,规培中的一些做法也被上级逐渐认可。由于周期长、要求高、强度大,华西的规培也被一些媒体称之为“魔鬼训练”。华西医院副院长万学红层总结道:“通过培训产生鲶鱼效应,他们(医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对医疗技术的学习需求不断递增,身上的责任会在临床工作中转换出来,其主动性与此前按编制留院人员相比明显提高,这样也会激发上级医生或带教老师不断提高业务和理论水平。”
 
而事实证明,规培取得的成效是可喜的:2003年,华西医院用于医院医师培训的显性支出为200万元,到2012年,其年度支出高达1.06亿元。至2014年,科室内有60%的医师接受过规培,同年麻醉科零投诉、零赔付、零死亡。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华西医院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第二。
 
同时,通过内培外引,华西的人才结构也从开始的“菱形”变成了健康的“正三角”,在上下协力中,医院人才队伍们埋头苦干,你追我赶,散发出巨大的张力与热情。
 
纵观华西的发展历程,人才建设在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不仅适用于大三甲,对于县区医院、地方医疗机构亦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