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下令!严查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3月24日,中国政府发布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02号)》(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image.png

本项《条例》共37条,分别针对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流程中的采购款项的支付期限、政府投资项目垫资、逾期利息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拖欠维权、企业拖欠款项处罚等多方面提出规范性指示。



此外,为进一步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要求,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条例》还增加违反本条例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并增设处罚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支付条例的整治目标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作为采购方的公立医院,亦是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同样受本《条例》管控。


随着本《条例》于6月1日正式实施,公立医院的欠款问题,也将被摆上台面上细细盘查。新一轮全国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欠款整治行动,即将到来。


医院欠款超亿元!

大批械企深陷回款困境


长久以来,药械流通企业深受应收账款规模庞大且账期冗长的困扰,已成为行业内的顽疾。


根据商务部《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平均152天,比2022年增长2天。


今年1月,据某上市企业公告称,“鉴于公司客户均为公立医院,受限于行业政策等因素、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回款虽有好转但仍不及预期”。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多地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均指出公立医院拖欠货款问题:



动辄百万上亿元欠款,足以拖死任何一家中小企业。而在我国医械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


除此之外,药耗“回款难”滋生的医药腐败问题也日渐暴露。



因此,清理医院拖欠货款、缓解中小企业压力问题,维护医疗行业回款生态平衡迫在眉睫。


官方下场!

中小械企被欠款迎来全方位整治


药械回款难问题积弊多年,改变也早已开始。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通过多重举措来缓解企业被欠款问题。


一方面,通过结算模式改革,加速回款。其中就包括直接结算和即时结算。


直接结算已在国内推行多年,被视为破解企业回款难的“利器”。截至目前,江西、天津、山东、福建、内蒙古、湖南等多地均开始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的模式,部分地区的回款周期已从6个月压缩到30天。



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监管层面也进行强化,针对公立医疗机构拖欠账款问题展开审计和整改行动。



此次,国家针对中小企业被欠款问题再次发布规范性文件,无疑倒逼各级医院,更加快速的清理往期欠款,规范医院设备、耗材采购。


接下来,随着相关举措将继续推进,医疗行业回款难的坚冰将逐步化解。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