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能力是医院发展的“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将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专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医院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方面又有哪些新思路和新趋势?在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赋能行动医疗机构专业标准化建设宣传推广活动之促进专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以皮肤科为例,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相关处室负责人:

交叉融合 突破发展瓶颈

学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学科就没有强大的医院。学科建设也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之路,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必然路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一项带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是医院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无论是从规模、人员数量还是能力水平等方面,发展速度都非常快,但是专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依然存在。像阑尾炎、疝气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科发展很快,但像肿瘤性疾病相关专科则发展相对缓慢,成为我国专科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与弱项。


当前,我国医院学科建设如何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该负责人认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是交叉融合:一是“三化”,即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机器人化;二是融合发展,即开展多学科诊疗(MDT)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三是中心化发展,例如开设神经中心、心血管中心等。以皮肤科为例,中心化发展,提升诊疗能力,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都是发展方向,并需要进一步研究。


金昌晓:牢牢抓住四个关键因素


图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对医院学科建设的理解。金昌晓认为,医院学科建设就是围绕患者需求,积累医院内部与外部资源,整合有形与无形资产,通过高效地组织运营,发挥学科的驱动力和影响力,打造疾病预防诊疗服务链,形成学科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最终表现为一种“深度的精通”。它不是一个人的能力,也不是一个部门的能力,也不仅仅是某种独有的技术和药品,而是在病人看来是一种有价值的、独一无二的能力,在竞争者看来,则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能力。


金昌晓认为,决定学科建设有4个关键因素:领军人才、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和学科交叉。作为医院领导,要选对带头人,配齐核心组;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做实督导,检验效果;定好战略,关注细节。而对于科主任层面的管理者,金昌晓认为,他们要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疾病防治,要对新思想、新观念有敏感性和激情,还要有自觉自愿的奉献精神,在尊重老专家的同时,帮扶年轻人,有意识地开展人才梯队建设。北医三院还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学科建设考评和激励机制,并将考核结果和人才选拔与培养、职称评定、绩效分配等挂钩,调动起教授们在医院管理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张春雷:皮肤科发展的三个方向


图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春雷介绍,皮肤是人体第一大器官,也是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18年,全国皮肤科门诊就诊量约2.6亿人次,是门诊量最大的科室。张春雷认为,皮肤科的发展要把握三个方向:


一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皮肤与全身其他器官存在着密切联系,大部分皮肤疾病都与免疫系统相关,从局部到系统,从皮肤到全身,多学科交叉,是皮肤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以免疫疾病银屑病为代表,靶向、精准的生物治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司库奇尤单抗的上市为患者开启了新的治疗时代,帮助更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该药今年3月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后,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二是推动科研和临床转化。结合临床实践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医生最擅长做的科学研究。医院要建立鼓励临床科研和临床转化的体制机制,推动临床研究。把SCI文章转化成临床的应用,这才是临床大夫做的事情。


三是中心化发展。2020年7月,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起成立了第一个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该中心不仅在国人疾病大数据的收集和研究方面树立了标杆,还搭建了一个联结皮肤病患者、医疗机构、企业各方的平台,让各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图片

图片

在本次论坛上,多位来自医院管理、临床、医保、药学等领域的专家围绕如何打造高质量学科展开了讨论。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作为主旨演讲环节会议主席,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雷平认为,学科与人才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与基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学科建设,最近国家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导性文件,提出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等一系列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公立医院专科高质量发展和标准化建设,实际上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最重要的“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和“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与根基。而在医院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中心化建设也是专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学科群或者学科系统来促进学科发展,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医务部部长李红霞认为,医院学科建设有路可循。医院在推动学科发展上主要有以下路径:一是国家级“双中心”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对医院的学科发展来说是重大机遇,也是有力抓手。该院正在申报两个中心,为医院带来了促进学科发展的大好机遇。二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一所大学附属医院,该院将学科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相融合,遴选出一批优势科室,医院在资金投入、人员培养、设备购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打造了科室发展的技术平台。三是整合发展。多年来,该院不断进行一些学科的整合,让“孤军奋战”的学科形成学科群,通过优势学科带动相对薄弱学科,实现医院各个学科的平衡发展。此外,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持方面,该院对外加强人才引进,对内强化人才培养,提供各种层面科研基金支持。该院还成立了临床研究中心,把大量的临床病历转换成大数据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于临床实践,提升学科水平。


作为医院医疗管理核心部门,医务部还和科室协作确定发展方向。例如该院皮肤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医务部牵头制订学科评估支持方案,明确科室的特色病种,开展多学科联合科室特色技术,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医院社会影响力。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吕世超教授认为,学科建设要服务于医院发展。科室的发展从属于医院发展,而医院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医院的职能,二是综合实力。作为一家部队医院,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的职能决定了其服务人群跟地方医院不完全相同。而医院的综合实力决定了,该院服务的人群大约是以医院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这就决定了我们医院是一家以常见病诊疗为主的医院,同时作为部队高发病诊疗的后勤保障医院。”


医院的定位和方向确定了,学科发展也就有了目标:在医院人才培养方面不管是临床还是科研,都从常见病入手,储备和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在科研能力建设方面因为医院是以临床工作为主,临床科研就是主攻方向,也是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方向;在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方面,医院高度重视。以银屑病为例,科室对相关药物的引进比较齐全,有新技术、新业务也及时开展。两年前,司库奇尤单抗在国内上市。好的药物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也有利于临床科室的长期发展。



创新临床治疗方案

增强专科核心竞争力

北京朝阳医院何焱玲教授认为,学科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离不开先进的医院文化滋养。科学在高速发展,一些疾病可以通过现代生物医学的手段和方法去治疗,比如一些生物制剂可以精准地阻断疾病发展的某个关键环节,从而带来非常明显的疗效。这些最新手段的引进和应用作为医生的“武器”,对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另一方面,对尖端“武器”的引入也要遵循相应的标准,要有原则、有要求地引进和应用,以确保其规范化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医院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要有一代代医学工作者的钻研和优良的学风作为基础,医院学科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周颖认为,药学服务为临床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医院的药学部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服务于临床医学的药学专业技术支撑平台,也是医院 “三医联动”模式下落实药事管理职能的重要部门。首先,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学科融合后,成为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教学和科研平台,可为全院提供从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到上市后临床研究和评价的全链条药学服务,并保障临床用药的可及性和合理性。其次,临床医学的学科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新药遴选和药品退出机制。例如,及时引进医保谈判品种,可提高新药的可及性,增强患者对科技创新和医疗改革的获得感,也有利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新药上市后的循证评价、诊疗规范和疗效评价等临床研究,促进新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国家创新战略做出贡献。


国家正在建立和完善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这意味着临床药师处方审核职责更加重要,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对临床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大有裨益。另外,《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也对药学服务和学科定位提出了更清晰的要求。



多部门协同支持学科建设

助力专科高质量发展

作为圆桌讨论环节会议主席,北京协和医院晋红中教授认为,学科建设离不开医院多部门协同,也离不开社会多方的关注和努力。皮肤疾病的病种广泛,患者人数众多,临床上有很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从临床的角度,把握好学科发展的趋势,做好临床工作是医生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医院管理者重视,临床科室带领专科不断向前突破以及多部门间的协同,是促进专科发展的积极动力。同时,任何一个专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多方支持。政府的顶层设计、媒体的引导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国家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美英认为,在新体系中找到新定位。当前我国明确提出构建国家级“双中心”以及省、市、县、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这个设计,未来在国家“双中心”、省级、市级医疗机构,诊疗疾病的难度系数会呈现增长趋势。各个专科都面临着统筹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找准战略定位。未来对医疗机构的功能要求可基本分为医疗、教学、预防、科研、卫生应急这5个方面,其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医疗机构都有同样的要求,区别仅在于难度系数以及区域覆盖范围上的不同。承担这5项任务,医院要着力在哪些方面发展,相应的专科都包含哪些,这些问题是必须要思考的。其次要创新服务模式。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同时,通过学科的协同,来实现整个区域专科的协同发展。最后,为实现专科发展,医院要做到信息管理精细化,建议把绩效考核理念贯穿其中,借助科学的绩效考核工具,调动院内学科建设的积极性。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医保办主任王小莉认为,部门协同才能共促学科发展。当前医院的大部分患者都是医保患者,医保改革对医院学科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国家医保改革的方向,是要促进价值医疗以及价值医保,这对医疗服务供给侧的要求,就是医院首先做好医疗管理,减少浪费。政府通过药品集采等方法挤出药品价格水分,并通过“腾笼换鸟”,将更多临床价值高的新技术、新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自国家开展药品谈判以来,有8个皮肤科用药纳入医保谈判,这也表明医保管理理念正在转变,其出发点不只是单纯地节省医保基金,还要促进价值医保和价值医疗,让更多好药、好技术用到患者身上,这与学科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医院学科发展需要医院多个部门协同支撑。该院的医疗、医保、药学、价格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尤其紧密,共同为医院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医院医保办与医务部联动,在医务部对临床申报的新技术进行审定后,医保办从医保政策层面进行审核。如果新技术没有医保政策支持,或者支持政策目前还不充分,医保办就要及时向政府医保管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争取医保政策支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