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健康中国的理念下,一门边缘科学——运动医学正在悄然兴起。它将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运用医学的技术和知识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身体健康。本文即为大家介绍上海一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探索——向患者提供运动处方的同时,把控运动风险及效果。
在慢病门诊,医生经常提醒患者:管住嘴(合理饮食)、迈开腿(合理运动)。
饮食方案较好掌握,但对患者而言,“合理运动”具体该怎么运动、运动多久则很难判断。因此,谁来指导、监督患者运动,从而避免运动损伤,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做健康管理时面临的一大难题。
上海市杨浦区开始寻找解决路径,希望为患者提供运动处方的同时,把控运动风险及效果。
身为体医融合项目的先行先试者,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崔明告诉“医学界基层医声”,当谈起“健康融入万策”时,首先会想到健康的抓手是什么这一问题。多年基层医疗管理工作后发现,健康的抓手在管理,而管理内容里运动处方是空白。因此,针对慢病患者的运动干预,是要让曾经不敢运动、担心受伤、担心疾病加重的老年群体,在科学指导下重新回归体育运动。
“三高共管”运动干预门诊
早在四年前,杨浦区就开始推动体育运动与医疗的融合。针对慢病群体,引入了“社区健康师”的概念,推进非药物的运动治疗。包括杨浦区卫生健康委、杨浦区医疗保障局、杨浦区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学院在内的四部门共同构建了“体医融合”的新模式。
政策的支持下,杨浦区有针对性地挑选了殷行、长白新村、长海路、新江湾城4个街道,通过健康档案的大数据筛查,由家庭医生来对糖尿病早期、脑卒中后遗症、老年腰痛、办公室久坐人群脊柱亚健康、运动损伤等5类试点人群进行筛选,随后再由社区(运动)健康师为其制定运动干预方案。
殷行社卫供图
针对上述人群,上海体育学院专家团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点对点地干预,坚持一段时间后取得了显著效果。2021年,试点的4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中,35人血糖值降至正常范围,月均医药费支出较之前减少70%;30名脑卒中患者中,23人肢体功能显著提升,月均康复费用较之前减少60%。
结合干预成效和深度调研,2021年12月,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基于健康医保理念的社区(运动)健康师试点方案》,进一步推动健康促进关口前移。
据了解,近期社区(运动)健康师项目又一次推出新举措,在杨浦北部“1+5”医联体率先开设“三高共管”运动干预门诊,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让“三高”患者实现“少吃药”和“减费用”的效果。
2023年,杨浦区在市东医院、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殷行社卫”)开设“糖尿病运动干预门诊”试点,由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院刘向云教授与杨浦区市东医院糖尿病临床专家、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康复医生等组成团队,通过运动干预系统评估,筛选符合条件且愿意参与试点项目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持续性运动健康干预和相关数据跟踪监测。
在“运动干预门诊”内,除了药物处方,医生还会给患者开具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首先,医生会从疾病和运动能力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再联合专家团队制定运动处方,像指导吃药一样,指导患者每周运动几次、每天运动多久、怎么安全运动等详细内容。
患者在拿到运动处方后,可以选择院内干预、指定机构现场干预或居家线上干预。其中,指定机构现场干预更适合运动风险低,但运动积极性不高、需要他人督促的患者,现场有专业的社区(运动)健康师或社区(运动)健康师助理,提供指导和安全保障。
医生与健康师形成“技能双拼”
为满足不同运动风险等级的人群进行运动康复,一家医疗机构需要具备科学精准评估能力之外,还要有执行运动干预和运动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设备,以及场地。
殷行街道能够与尚体运动健康合作建设市民健康促进中心,主要就源于上海体育学院的健康师可以评判运动方法落地时,患者做运动是否存在风险、具体风险是什么、是否会造成运动损伤等;而医生在判断患者是否能做运动时,可以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基础疾病等情况。
殷行社卫供图
“两者的判断合在一起是一种双拼。运动科学与医学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健康管理的运动服务项目。”崔明认为,运动健康师的理念以及试点能够在殷行社区快速实施,主要是因为殷行社区本身有康复的专科基础。医院原有的运动治疗师在进入运动干预场景时能快速学会要领。
据“医学界基层医声”了解,2024年殷行社区的试点目标是覆盖1000名患者,涉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类患者群体。对于崔明来说,这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这对患者的认知、配合程度、依从性等都有一定要求。
回顾医学与体育的融合历程,崔明总结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中医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一些功法让患者自己来调节、训练,如八段锦。
第二阶段是“体医融合”阶段,融入西方的抗阻训练、有氧无氧运动理念,再扩大范围,包含跑步、游泳这些方法,选择变多。部分患者不仅可以在家里运动,还可以选择在居民健身中心进行运动干预。
“借助医学、运动等评估判断,能够将原来自认为有风险疑虑的患者通过科学评估消除疑虑,让这个群体有机会回到社区的运动空间。”崔明说这就是第二个阶段,医生与健康管理师互动后,可以进行运动评估。
殷行社卫供图
进入第三阶段,医生将直接进行运动风险和能力的评估。不仅具备基于医学的评估,还能提供运动方法以及判断哪些方法该怎么运动才能避免受伤。这样,就从原来需要通过健康师帮助到之后两手都能抓。不远的未来,家庭医生能够精通健康评估、运动风险和能力评估,还能够充当掌握健身方法的“教练”。
分工逐步精细化
近几年,国家不断强调基层医疗机构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社区健康师的需求量变多,同时越来越多的健康师走入基层,发挥出他们的特长。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同样存在难题。例如,在基层医疗机构内部,人员构成主要是医生、护士、检查检验技师等医学、公共卫生相关专业背景人员,健康师应该以何种身份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做健康管理呢?
“体医融合”运动干预模式背后还有诸多细节有待探讨。随着殷行试点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完成,部分问题逐渐有了解决方向。
据悉,该运动健康中心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现已可满足全年龄段人群健身需求。一楼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残障人士阳光康健驿站、多功能厅、乒乓室、智慧健康小屋、社区(运动)健康师工作站等功能区域,二楼设市民健身驿站、青少年体适能训练、运动科普多功能厅等区域。
硬件设施配齐之后,杨浦区还将加强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不同人群样本运动健康数据的跟踪积累和研究利用,收集、整理、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运动处方库。
未来,还将开发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运动健康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归集、动态分析等功能,并与上海全民健身电子地图等实现数据和服务的联通、共享。“从社会发展角度,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但精细里面也会有清晰的边界。”崔明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