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器械

全国多省披露医院审计问题,涉设备招标、违规捆绑试剂耗材、未完成带量采购任务等。

01

13个项目、1.76亿元

医院“定制式”招标被查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其中显示,广东审计了16家公立医院2022年至20246月药品医疗器械采购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医院不断完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使用制度,强化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但在医疗设备和耗材采购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6家医院通过违规设置排他性参数等方式变相指定供应商,招投标程序流于形式,涉及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3个、1.76亿元。

7家医院接受耗材经销商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医疗设备后,违规捆绑采购试剂耗材,涉及9596.12万元。

报告提出,要紧盯金融、国企、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聚焦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形成强大震慑、防止破窗效应。

近期,全国多省公布202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其中也集中披露了医院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据观察,设备招标违规、耗材捆绑销售、串换耗材等成为共性问题。

赛柏蓝器械梳理部分省份披露的医院审计细节如下:

黑龙江重点审计了省本级和4个市部分公立医院20221月至20246月的诊疗服务和收费结算、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使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等情况。

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部分公立医院存在违规收费问题。10家公立医院通过虚计药品耗材或诊疗项目、串换药品耗材、诊疗项目以低充高等方式违规收费。二是部分公立医院未按规定采购医疗设备耗材。16家公立医院存在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未经集体研究购买医用耗材设备、捆绑购买耗材等问题。

三是部分资金使用效益不佳。至20249月底,2家医院建设的新址,由于地理位置远离城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等原因,项目建成后未按原计划迁入运营。

青海部分医用设备闲置。个别医院由于对医用设备安装条件及使用环境调研论证不充分,导致202212月采购的8台医用设备闲置,截至20248月仍未配置使用

过度检查加重患者医疗负担。2021年至2023年,个别医院向住院患者开具的“套餐式”检查项目人数占总住院人数比例高于80%,过度检查加重患者医疗负担。

湖南: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审计方面,重点对省本级以及420家医院开展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有11家医院通过重复收费、分解住院、过度诊疗等方式违规收费4,684.89万元。

二是有8家医院233种药品、242种耗材未完成带量采购任务。三是有6家医院药品耗材库存管理存在漏洞,各环节数据严重失真,涉及采购金额876.34万元。四是有5家医院将绩效薪酬与检查检验收入挂钩。

02

审计出手

严查医疗设备、耗材


当前,各地医疗领域审计工作仍在有序进行。

7月以来,全国多地披露医院审计最新进展,整体来看,药品、医疗设备、耗材等采购和使用是医院审计的一大重点。

湖北武汉市审计局披露,近期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审计中,重点关注药品、医疗设备等采购管理使用情况。审计人员深入医院走访,审查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准入和变更、采购申请、审批等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

山东东营市审计局近期派出审计组,开展市人民医院经责审计调查了解工作。审计人员深入医院核心业务与管理区域在影像科,实地查看了PET-CT的操作现场,检查了维护保养台账;针对2024年新引进的手术机器人,检查了配套教学培训设备的启用状况、使用管理规程及技能转化成效。调查内容同时涵盖政府采购合规性、科研经费管控、绩效分配制度及基建项目管理等经济责任核心领域,为后续审计实施方案的精准制定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印发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加强穿透监管。发挥穿透式审计监督优势,加强医药行业专项审计。打通从原材料采购、药品耗材生产、招标采购的监管通路,将监管重点向生产端覆盖。

根据文件,2025年要坚决防止行业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加强医药卫生领域新型、变异和隐形问题研判预警,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聚焦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基建和信息化项目招投标、后勤服务等监管重点,持续规范检测样本外送、外配处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力度。

未来,强监管将持续覆盖医药卫生领域关键环节,行业中的灰色传统或难以为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