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实行“年薪制”,这些科室成为新晋热门! 三明市的老陈,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让年过半百的他饱受折磨。每次透析的费用为315元,职工医保仅能报销50%,一年自费的部分就要3万多,这对他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但三明医改后,为老陈这样的患者带来了转机。医改后,透析费用一次只要9毛钱,一年下来只要100多元。特别是在2021年3月以后,报销比例更是接近100%,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 在三明,改变的不仅是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更是整个医疗体系的运作方式。 “未富先老”,医疗困境如何破局? 医改是民生领域头等重要的综合性改革,也是世界性难题,没有成功先例可以照抄照搬。三明在医改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在这个依托老工业起家的地级市,三明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年医疗费用增长惊人,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同时医保基金浪费的现象也极为严重。2011年,三明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亏空高达到2.08亿元。面对这一困境,三明市于2012年果断地迈出了医疗改革的步伐,其核心目标直指药品与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 福建省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在接受《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之初,针对医疗领域的混乱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明通过调整医药目录、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然而这一举却引发了负面舆论的广泛质疑,并遭遇了来自药品经销商的联合抵制。 通过重拳整治,药品价格中的“水分”被一一挤出,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医院的采购和开药行为回归理性与规范。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以药养医”的旧模式,还促使医院回归到提升医疗服务价值的正轨上。 公开数据显示,自改革以来,三明市公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占比从2011年改革前的60.08%下降到2023年的29.83%。通过“腾笼换鸟”,不仅有效清理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还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体系腾出了空间。 药品耗材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这是否会意味着价格较高的进口原研药会被挤出医院?不少人曾担忧,患者用药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然而,三明医改用实际行动证明药品耗材占比持续下降,依然可以保障患者对进口药的多元化需求。不仅进口药没有消失,甚至出现了品类增多、占比翻倍的情况。 惠及大众,家门口如何看好病? 针对优质医院资源不足,基层医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等问题,三明做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据张元明副市长介绍,一方面,三明加快升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位嫁接中山一院、广安门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高水平医院,进而整体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三明市依托县域医共体,推动人才、资源、病种“三下沉”,确保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能稳步提升。 以瑞金医院为例,如何让老百姓能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接受《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宁光院士表示,随着数字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医院与县级医院之间的技术鸿沟面临加剧的风险,但与此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数字医疗技术成为迅速缩小地域间医疗水平差距的有效手段。因此,这一趋势应被视为推动医疗均衡发展的宝贵契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宁光院士介绍,将瑞金技术和诊疗方案,采用“技术平移”范式为三明输入医疗新技术和医疗管理规范,使得三明医疗逐渐达到瑞金医院同质化水平,建设家门口的“瑞金医院”。 瑞金医院围绕四大慢病(代谢、呼吸、肿瘤、心脑血管)与生殖、老年六大疾病,通过数智化赋能整合型医疗体系,联手三明市第一医院打造六病共管示范中心,并复制到三明市其他11家总医院,有力促进优质医疗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这样一来,一套承载“瑞金技术”与“三明经验”的标准化数字医学产品体系得以确立,后续可以向全国市县级医疗机构推广和应用。 据媒体报道,三明市的李女士(化名)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持续的尿崩症状,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长期困扰她的难题。 而现在,她仅需支付50元的诊查费,即可获得来自800公里外三甲医院院长的亲自看诊。患者不仅节省了开支,还能享受到更专业、更贴心的医疗服务体验。 医生实行“年薪制”,这些科室成为新晋热门! 医院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医改政策落地的关键执行者。作为医改的“主战场”,公立医院姓“公”,是三明医改过程中反复提及的话题。 对于“公益性”的理解,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吴明教授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也就是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可以负担得起,且医疗费用中没有不合理的部分。 吴明教授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非政府财政全包,也不是意味着公立医院完全不考虑经济利益。在遵循医学规律提供服务的前提下,关键在于“取之有道”,建立与规范提供服务、改善质量、控制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等绩效挂钩的公立医院经济激励和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充分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根据张元明副市长介绍,目前三明执行的是全员岗位年薪制=基本年薪(75%~80%)+ 绩效年薪(20%~25%)+ 奖励薪资(3%),按照健康绩效取酬。这就意味着老百姓越少生病、越少复发,医生收入越高。通过发挥薪酬制度“指挥棒”的作用,以此提升医生工作积极性,激励医务人员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改革以来,体现医疗质量的相关指标都稳中向好。 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医改办副主任朱顺生告诉记者,三明推行全员岗位年薪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在三明推行2021年10月9日发布的《三明市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医改再出发行动方案》(下称“六大工程”)至今,医务人员的年薪与业务真正地脱钩了,医生可以专心治病而无须考虑创收。 而在此之前的第一个阶段,三明当地公立医院的工资总额就已经按照“纯医务性收入”来核定,将检查检验费剔除在公立医院工资总额之外,医生就算多开检查检验,收入上也不会有任何体现。 “现阶段各地正在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但如果医生开检查检验单能有绩效激励,那么就无法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三明通过年薪制的改革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一位医改专家称。 医院是医改的主战场,医务人员是主力军,只有广大医生得到了该得的,才能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张元明副市长表示,在过去的12年,三明先后三次调整完善薪酬制度,医生的平均年薪从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9.56万元,过去四年医院职工满意度均居福建省第一或第二。 一位三明当地医疗机构管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薪酬制度改革初始,三明本地医务人员的年薪结构中,基本年薪占约9成,绩效年薪占约1成,今年以来,他们的基本年薪占7成多,绩效年薪占比超过2成。 该人士称,全员岗位年薪制改革前,医生的绩效工资与药耗收入直接挂钩,这会导致过度检查、用药等不正确医疗行为的发生,而改革后,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药耗收入多少、医院赚钱多少直接脱钩了。也就是说,基本年薪部分按职称等方式确定,绩效年薪则将更多地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性收入等,“这将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开发病人、制造病人的冲动。”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模式下医院的眼科、外科、骨科、心内科是热门科室。随着三明医改的推进,在薪酬体系的变化下,相应的热门科室也发生了变化,口腔科、肿瘤科、中医科以及整形美容科可能成为新晋热门,进而影响医生就读或医生就业的科室选择。 样板在前,如何打通医改的“最后一公里”? 为什么三明在其医改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吴明教授认为,三明正是在吸收本地经验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了“医疗、医保、医药”三方的联动改革。从而解决了医疗体系中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医生和医院三方受益。 2024年8月30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发布会上,明确提出了5年内实现三明医改经验全国覆盖的目标。作为全国医改的“样板”,三明医改模式的可复制性和推广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吴明教授分析,三明医改后续在推广过程中,其落地效果可能会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这一挑战主要源于“三医”(即医疗、医药、医保)政策的规划实施与推进工作由多个部门分别承担。若部门间协作不畅,则易导致政策执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理解三明改革的底层逻辑,强化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因地制宜地推进,成为三明医改推广、落地的关键所在。
据三明市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14日,三明采购联盟平台上,现有药品2863个品规,其中原研药及进口药品规由改革前的210个增加至727个,占比由13.42%提升至25.39%。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三明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此,张元明副市长表示,三明下一步的困难在于如何迅速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看好病”的需求。
来 源 /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三明市第一医院订阅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