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化医改成效如何?还有哪些重点任务需进一步突破?

为14亿多人提供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是中国深化医改的必答题。


当前深化医改成效如何?还有哪些重点任务需进一步突破?群众健康获得感如何再提升?


6月22-23日,2024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多名业内专家就医改话题,盘点既往清单,展望下一阶段发力点。


图源:新闻联播

会上,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重点工作任务解读”、“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进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主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发言。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最核心是做到“人员下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陈凯带来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有基层机构98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村卫生室58.8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5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万个。与2009年相比,基层医疗机构增加9.8万个,增长11.1%,公平性、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全国基层卫技人员从2009年的183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345万人 ,增长了88.17%。


陈凯表示,当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医疗服务回流县域、下沉基层效果初显,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进一步提升。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正迈向“从有到优”、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陆续出台,重点聚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其目的是让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的下沉,最核心的是人员下沉。”陈凯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在体系上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组织架构,在服务上推动提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健康。


会上,攀枝花市米易县委书记蔡君也分享了县域医共体集成共享新模式。“2019年米易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在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制定权责清单、健全机制等,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争取和整合2.15亿元资金,建成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3%以上,2023年患者满意度达93%,较2019年提升5.83%。”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仍存在号源使用率低等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提到,2023年,国家确定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覆盖全国所有省份,计划到2025年,试点城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模式更加优化,医疗资源供需更加匹配,就医格局更加合理。


李大川提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试点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之一,在于各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进展程度不同,体现在网格化布局、一体化管理、资源下沉共享等方面。比如,尚未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统筹设置医务、院感、护理、门急诊、药事等管理部门,牵头医院和各成员单位实现同质化管理。并且,目前大部分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的号源使用率普遍较低,部分地区号源使用率不足5%。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配套政策不够协同,未建立激励约束新机制,也是一大问题。他表示,仅有个别地市和一些县出台了支持紧密型医联体一体化管理和服务的医保政策等。


第三个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支撑作用尚需加强。李大川看来,各地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不够,难以发挥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运营管理、医疗管理一体化支持作用,患者的就诊和健康信息在医疗机构间无法实现安全有效互联互通,影响医疗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李大川建议,做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重点是要构建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形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模式,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格局,建立激励约束新机制。“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扎实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工作,总结有益经验,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重点围绕网格化布局、就医秩序、服务效能、运营管理、保障机制、满意度评价等方面开展绩效考核,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重点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信息化建设。”



今年的医改重点工作任务

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继续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让医疗服务更具性价比

“医改是接力赛”。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介绍,今年的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为今年深化医改工作圈出重点。今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着眼于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着眼于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着眼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医改工作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因地制宜进一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创新。


二是更加注重大力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发展。


三是更加注重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今年,将围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持续深化改革,建设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四是更加注重数字化赋能医改,大踏步跟上信息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发展成果,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图片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介绍,未来将从深入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指导规则等方面不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突破口,让老百姓享受更具性价比的医疗服务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工作。朱洪彪表示,今年将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减轻患者负担、降低医院成本的有效举措:北京市深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66家定点医疗机构推行647个病组实际付费;重庆市把符合条件的市级协议医疗机构和各区县开展住院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纳入实际付费……


据介绍,促进医防融合,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开展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加快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审评审批等,也将是下一阶段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



各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有哪些?

四川省

作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纵深推进医改工作。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表示:


四川省着力构建高位推动、“三医”联动、全民行动的“三位一体”联动格局,在社会层面推动形成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广泛共识。针对群众跨区域就医问题,加快建设国家医学“高峰”、西部医学“高原”、全域医学“高地”。深入推进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构建“1+1+N+M”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2+2+16”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激发公立医院发展动力。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构建全域分级诊疗模式。统筹建设省互联网总医院和市互联网分院,统筹建设便民、惠医、辅政、兴业的四川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浙江省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推动医改与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打造“看病不出省”重大标志性成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仁元表示:

围绕“促协同”,纵深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浙江省坚持“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五环联动,在控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薪酬制度保障等方面,“多管齐下”探索创新。


围绕“强县域”,着力推动高水平县级医院省域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落实“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改革,在全国县域医共体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


围绕“稳基层”,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下沉。浙江省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并针对基层人才短板,启动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


围绕“建高峰”,聚力打造省际医疗高地。浙江省通过建设1个国家医学中心、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6家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等,持续拉高省内医学科研和医疗临床水平,打造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医疗高地。


围绕“优服务”,持续放大“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效应。浙江省以实现看病就医“一件事”为切入口,创新开发包括“数字健康人·安诊儿”在内的一大批数字健康重大应用。


图片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下一步,浙江省将以率先推进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为目标,做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以试点探索示范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三医”协同治理。二是以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为突破,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科研创新。四是以推进增值化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重庆市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潘建波表示:近年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从深化“三医”协同工作入手,关注群众就诊痛点、难点,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重庆市健全“三医”协同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医改工作稳中求进。在筹资模式上,重庆市建立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集中力量办大事。


重庆市“县聘乡用”改革明确了下沉人数比例,要求下派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真正发挥“传、帮、带”作用;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将处方权和医保账号调整到基层,构建起“上级医院愿意派,基层医院愿意接,医务人员愿意去”的可持续机制。重庆市协同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落地,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截至2024年5月,全市实体胶片替代率超过80%,医生累计跨医院调阅数字医学影像检查结果145.7万次,互认18.4万次,节约就医费用8250.7万元。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自中国卫生杂志、四川在线、扬子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