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2025 年版)》引发了医疗行业的广泛关注。方案明确,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继续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每 2 年开展一次评估,每次命名示范县 (市、区)、示范机构各 100 个左右,2030 年完成创建工作。这一举措为公立医院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医养结合等领域拓展,以更好地顺应社会需求。

图片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提升服务供给与能力

国家卫健委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旨在通过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市、区) 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的比例需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本地区所有养老机构要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

对于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要求运营满 5 年及以上,近 2 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 65% 及以上,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适宜的预防期保健、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期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 65%。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优先推荐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对老年疾病开展早期干预,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医养结合机构。

图片

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政策推动下的转型发展

在公立医院转型的大趋势下,整形美容外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伴随医美市场的快速扩张,国家政策逐步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2025 年 6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医美项目的医疗属性,要求统一命名、规范收费,并鼓励公立医院合规开展相关业务。7 月 4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医疗美容本质是医疗行为,需在专业医疗机构内由合规人员操作。

一系列政策和表态为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加速转型。政策推动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逐步调整收费模式,并拓展符合规范的医美项目。过去医美行业存在 “拆分收费”“模糊定价” 等问题,而新政策要求统一收费条目,禁止随意拆分,使求美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费用构成。这种规范化举措将有效减少乱收费现象,提升患者信任度。

同时,相关政策对项目命名和收费标准等进行了细致规定,为项目新增提供了 “操作手册”。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 “项目名称混乱、收费标准不一” 等问题,指南明确要求:对技术成熟的项目统一命名(如 “热玛吉” 归入 “射频治疗”),对抽象商业名称进行规范(如 “面部精雕” 细化为具体术式),同时允许医疗机构备案后设立加收项与扩展项。政策的出台无疑让这片庞大市场有了统一的 “语言体系”,也为医院相关诊疗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合规路径。

在项目拓展方面,公立医院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轻医美和技术成熟的整形项目。例如,北京友谊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目前以手术类美容为主,如双眼皮、眼袋切除、面部拉皮等,未来计划引入超声炮、热玛吉等项目,并着重发展注射填充、线雕等微创技术。“轻医美操作便捷、恢复快,且市场需求大,适合作为公立医院的增量业务。” 北京友谊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王友彬提到,政策已明确将射频治疗归入医疗美容范畴,为公立医院开展此类项目扫清了障碍。

公立医院转型:顺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从宏观层面来看,公立医院的转型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加速向 “以健康为中心” 转型,已成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答题。年初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为 2025 年工作定调,强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近期,国家和各地卫健部门频频发文,推动公立医院设立体重门诊、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戒烟门诊等,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响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重大决策时,便已明确了 “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工作方针。而后的诸多政策,比如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 等,皆和 “以健康为中心” 方针一脉相承。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当前向 “以健康为中心” 转型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患者病种结构的变化,医院运营压力的增加,DRG 付费与按病种付费等多元支付方式引入等原因,传统的 “以治疗为中心” 模式已难以适应政策与社会需求的变化。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健康为中心” 标志着医疗服务从疾病诊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型,要求医疗机构突破传统诊疗边界,强化 “防筛诊治康” 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动分级诊疗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而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的创建以及公立医院部分科室的转型发展,正是公立医院在这一转型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国家卫健委发文创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以及政策对公立医院部分科室转型的推动,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公立医院需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探索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医疗健康需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