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在成都的同仁堂中医馆完成了一次“出圈”的文化体验。这位以“癫狂式”表演闻名的博主,在体验针灸的过程中表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从“扎针前的调侃”到“扎针后的扭曲”,再到最后对针灸疗效的惊叹。这场“痛并快乐”的体验,不仅让他的3700万粉丝看得目瞪口呆,也让中医药的千年智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向了世界。
针尖上的文化密码
合谷穴,是针灸临床应用频率极高的腧(shù)穴,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清解热邪”“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理气通腑,健脾和胃”“通关开窍,镇静安神”“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合谷穴主治头面部等经脉所过疾病,是治疗面口部的腧穴[1]。
合谷穴位置 (图源:中医中药网)直播画面里,当第一根银针精准刺入左手合谷穴时,甲亢哥瞳孔瞬间放大,五官扭曲成毕加索的立体派画作。随着银针依次落位于曲池、偏历、天柱等穴位,这场直播变成了一场动态的中医经络公开课。许多网友通过这场直播主动对身体穴位进行了学习与了解,比如右手曲池穴专治“键盘手”的肩颈僵硬,偏历穴负责疏解都市人的亚健康焦虑,而天柱穴则是缓解低头族颈痛的“急救按钮”。这些看似神秘的穴位,实则是古人基于数千年临床观察总结出的“身体使用说明书”。2022年,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文章[2],文中他们阐明了针灸激活一种特定信号通路的神经解剖学原理,确定针灸是通过激活这种特定信号通路,从而引发抗炎反应必须存在的神经元亚群。对于针灸这项传统技术来说,用现代科学技术强有力地证明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效果和独特优势是对针灸的肯定。当甲亢哥因双侧曲池穴的刺激而感叹“张牙舞爪”时,他实际上正在亲历一场基于循证医学的身体革命。针灸不仅在治疗脊椎病[3]、肩周炎[4]、偏头疼[5]等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还具有副作用小、成本低的优势。以头疼为例,按照寻常的方法治疗头痛,若是原发性头痛,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或特异性治疗药物如曲坦类等,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能存在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且药物费用长期累积下来也并非小数目。而针灸治疗头痛,一般一次费用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4。并且针灸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没有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免签红利催化的文化奇袭
2024年,中国进一步放宽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将停留时间从72小时延长至240小时,适用口岸从39个增至60个,覆盖省份从19个扩展至24个。这一政策红利,直接让外国友人从“想来”变成了“能来”。2025年1月14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甲亢哥这样的网红,正是在这一政策的加持下,才能得以轻松开启中国之旅。免签政策的意义,不仅降低了外国人来华的门槛,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绝佳契机。甲亢哥的针灸体验,正是这一政策红利的生动体现。他的直播镜头,让全球观众第一次以“真实体验”的方式理解了针灸的奥秘。这种基于疗效的文化传播,远比任何刻意的文化输出更具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免签政策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开了新的窗口。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通过免签政策来到中国,他们不仅成为中医药的体验者,更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这种“体验式传播”,不仅打破了西方媒体的刻板印象,也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千年脉象
当“甲亢哥”用一镜到底的直播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时,另一场更持久的“文化直播”——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化叙事,早已悄然进行。据张伯礼院士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中介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1/3人口接受过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技术治疗。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深度传播,本质上源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健康需求的深层契合。阴阳五行学说建构的动态平衡思维,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了整体性解决方案;辨证施治原则打破“千人一药”的固化模式,彰显个体化医疗的先进性;药食同源理念更将健康管理前置到日常生活,这与现代预防医学不谋而合。中医药在标准化进程中既坚守《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框架,又通过循证医学建立国际通用的疗效评价体系。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创造性转化,使针灸铜人模型走进世卫组织总部,让《本草纲目》以43种语言版本流通,最终形成传统医学与现代文明的价值共鸣。不难看出,中医药不仅为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它还以仁和精诚的文化内涵为解决各类现代化问题贡献着智慧,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问诊”,已然诊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脉象:和而不同,方能共生共荣。[1]解建利, 沈湘媛, 江明霞, 程为平. 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J]. 中医学, 2023, 12(6): 1338-1342.[2]Shenbin Liu, Zhifu Wang, Yangshuai Su, Lu Qi, Wei Yang, Mingzhou Fu,Xianghong Jing, Yanqing Wang & Qiufu Ma.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nature.598.641-645(2022).[3]杨正明.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08):94-96.[4]韩振翔,祁丽丽,禇立希,等.针灸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肩周炎方案的优选[J].中国针灸,2014,34(11):1067-1072.[5]牛永友,杨娜娜,贾丹,等.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近况[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9):9-11.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