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营药企曾有“四大家族”的说法,分别是新华制药、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太原制药。四家企业虽然起步早,立功无数,然而如今却逐渐居于人后。目前,其中一家已经破产,另外三家在转型压力下各自走出了不同道路:有的试图靠小笔投入“弯道超车”;有的大笔投入,关起门来搞自研;有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十年后,究竟谁能不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我国的国营药企,曾有“四大家族”的说法,分别是新华制药、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太原制药。四家企业都亲历了新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都立过大功,改善了当时国家缺医少药的局面。
尽管起步早,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多年后,就渐渐有些跟不上趟了,和恒瑞、百济这些行业排头兵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单从市值角度来对比,目前处于第一梯队的是新华制药和华北制药,两家目前都在100亿上下。
东北制药稍微落后一点,目前在75亿上下浮动。
太原制药最惨,于2009年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国营原料药企业转型之难,由此可见一斑。背后除了制度和资本的限制,跟区位发展也有颇大关系:新华制药地址在淄博,华北制药在石家庄,东北制药在沈阳……都不是经济发达的地方,除了人才难找,许多或隐或显的发展障碍也不好破除。
但即便身处这样的局面,大家为了不被轰轰烈烈的创新药浪潮甩下,也都在各出奇招,努力奔波,意图突破桎梏,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不到2亿,撬动了20亿
这两年,舆论对东北制药的关注不少。
首先是2022年疫情期间,由于全民抢购退烧药,布洛芬等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东北制药却因旗下对乙酰氨基酚片一板20片售价仅2元,且“20年不涨价”,火出了圈。
不过同样在2022年,由于早先滥用了在中国左卡尼汀原料药市场的支配地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被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了1.33亿元罚款,相当于前三季度都“白干了”。
一好一坏,功过相抵,讨论声便渐渐小了下去。
再紧接着是今年春节期间的“发钱”:连续4年,每人万元大红包,退休员工每人2000元,并且还是叠成现金墙,员工排队领取。
不过“现金墙发钱”并不能算东北制药的传统,而是股东方大集团的习惯。除了东北制药,集团旗下方大医院、海航航空、九江萍钢等,都有这么个风俗。
不得不说,东北制药的基因里是自带一点网感的——怎么都能红。
最近,东北制药又“红”了,这次是资本市场热度极高的并购。近一年多,并购话题缔造了不少连板的“妖股”。
消息最开始传出,是在8月初,彼时东北制药发布公告宣布,拟收购一家成立10年、聚焦实体瘤CGT领域的Biotech——鼎成肽源70%的股权。后者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潜在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进入临床研究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细胞药物。
宣布时间很是巧妙。就在几天前,FDA批准了全球首款TCR-T细胞疗法Afami-cel。72.7万美元/针(约合人民币520万元)的定价,显著高于市面上CAR-T产品的价格,又是实体瘤领域,让资本市场为之兴奋了起来。
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国内首个获IND批件并进入临床的TCR-T细胞疗法产生,连带着让背后的香雪制药股价9天累计涨幅达210%。
赶上了“风口”的东北制药,股价也很快跟着节节走高,消息公布后直接4个涨停板。
11月6日,东北制药发布公告称,收购已经审议通过,交易金额约为1.87亿元。东北制药还称,本次收购鼎成肽源的控股权,有利于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快速切入细胞治疗领域,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和盈利增长点。
也就在这三个月,东北制药的市值,从之前的60亿元不到,稳定在了如今的75亿左右。
这笔收购后续会如何发展暂且不论,但用不到2亿,撬动了近20亿,至少从资本概念上,这笔买卖是完全划算的。
创新,能搞成吗?
收购启动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鼎成肽源的研发进度问题。往大了说,是这家传统老药企的创新能不能搞得成的问题。
东北制药的创新转型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在2018年,彼时方大集团入主后,提出了“既要立足创新药和生物药,又要引进符合公司战略布局的仿制药,稳步提高新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说法。甚至还放出了豪言——要对标恒瑞医药。
虽然混改后业绩有了明显提振,但在创新方面,公司战略似乎并未按照其“宣言”来推进。研发投入方面,东北制药2020-2021年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70%、1.85%。并且2021年报显示,公司的研发投入项目均为仿制药新产品,还存在严重的“吃原料药老本”的问题。
第二个时间点在2022年。一直饱受质疑的东北制药终于连续做出了大动作,选择的赛道是ADC和CAR-T。
当年9月,东北制药宣布与美国MedAbome公司就后者原创性抗体MAb11-22.1的转让签署协议,双方将基于该抗体开发ADC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不过,协议涉及的资金往来并不算高,仅是超千万美元的水平。
一系列工作下,这一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上涨了92.18%,几乎翻倍(但依然不高,仅1.6亿人民币)。
东北制药2022年报
对这次合作,投资者并不买单,负面评价相对居多。
一来,很多人认为东北制药缺乏创新研发的先天禀赋,在ADC、CAR-T等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对技术和平台要求较高赛道,试水成功的概率并不高。甚至有评论称:传统药企转型搞“跨越式进步”,等于“找死”。
二来,是同质化太严重了。ADC、CAR-T的确是近几年传统药企布局生物药领域的优选赛道,但问题是玩家太多了。2022年,相关赛道的研发已经发酵至高潮,东北制药布局不具备时间优势。
东北制药似乎并没有在意这些负面评论,又在数年后将鼎成肽源收入了囊中。
这可以视为前些年东北制药入局细胞疗法的延续。据悉,鼎成肽源已形成了TCR-T及CAR-T细胞治疗产品完整技术平台,和MedAbome技术上存在相关性,这也意味着东北制药两年前的合作并没有浪费,可以为当下的布局赋能。
此外,随着首款TCR-T产品获批上市和定价,该赛道初步凸显出了比CAR-T更可观的商业化价值,且在实体瘤治疗上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
不过,以上都只是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会如何发展,不光要看历史的进程,还要看个体的努力。
从个体角度看待鼎成肽源这家公司,存在两个很明显的问题:第一,作为一家新锐技术公司,它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便宜到甚至有点可疑的程度;第二,从公司官网披露的情况来看,目前公司成立已10年,旗下10条管线却尚无一条进入临床阶段。
图/鼎成肽源官网
由此就延伸出了第三个问题:这么多管线推进下去是要烧钱的。一向精打细算的东北制药和方大集团,接下来还舍得花多少钱投入?
这些问题目前还难以回答。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虽然选择的切入口的确具有前景,但在资本市场上“取巧”的味道似乎更加浓厚一些。
混改往事
谈论东北制药的创新,不能孤立地谈,其混改是绕不开的一段历史。
东北制药是解放后我国最早的制药基地之一,被誉为我国民族制药工业的摇篮。21世纪的头十年,东北制药的营收规模就一度突破了50亿元。彼时“一哥”恒瑞医药也才刚刚到此规模。
但如大多数传统药企一样,由于体制僵化,外加过于倚重单一品种或单一领域,在原料药价格波动、政策持续增压倒逼企业创新的环境下,东北制药也出现了连年业绩增长乏力的状况。
2011年,维生素C原料药行情过去之后,东北制药大幅亏损3.94亿元。
2016年,东北制药已经成了A股上市药企中亏损额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彼时有研究机构给出的评价是:盈利能力差,未来成长性一般。堪称步履维艰。
2018年,苦苦支撑的东北制药终于决定进行混改,也成了当年沈阳市唯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不同于云南白药的增资扩股,东北制药通过资本市场定增引入了方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此后,方大系不断增持,国资逐渐完全退出东北制药,方大钢铁、方大集团及其实控人方威合计持有东北制药57.55%的股权,实现了绝对控股。
混改成效首先体现在了业绩上,2018年,也就是混改的第一年,东北制药营收达到74.67亿元,较上年增长31.54%,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增长64.04%。
此后尽管2020年碰上疫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2.95%至1225.68万元,但再没像混改前一样跌到负数过。
其2018年的年报也显示,公司“输入成熟先进、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创效模式,根本性治理了老国企一系列顽疾,充分激发了动力活力”。
但这句话其实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词来概括——裁员。
东北制药年报显示,混改前一年,即2017年,公司员工总数为8106人,但到了2018年,就成了7659人,有了明显缩减。到2023年,员工总数就只剩下了6000人出头。
结构上也发生了一轮明显的优化,生产人员、销售人员、行政人员、财务人员都出现了明显的缩减,唯有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了,且几乎翻倍。
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东北制药营收同比下降7.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增长了16.25%。显然,公司的成本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综上,从东北制药混改到创新转型整个过程中,可以梳理出来一条清晰的逻辑线:
首先,梳理内部结构,做好各项成本优化,保障公司的营收和盈利能力。
然后,再用有限的资金切入一个比较有前景的赛道,即便研发前景暂时不明,但效果能迅速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体现。
最后,收购标的除了要有前景,彼此之间还要有相关性,不能在不同领域之间盲目“撒胡椒面”,这样研发成功的概率更能得到保障,对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可信度也更高。
转型中的“共和国长子”们
将视野放到整个行业,东北制药这一次的收购,说穿了也就一个多亿人民币。跟业内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大额BD和并购案相比,可供探讨的空间和价值并不多。
相比单次并购的成败,更值得讨论的,是昔日的“共和国长子”们,到底该如何破局?
太原制药已经破产,略去不表。看另外两家:新华制药、华北制药。
与东北制药不同,新华制药和华北制药目前依然是国有企业属性,虽然管理机制上肯定也要与时俱进,但学东北制药一样搞激进裁员,明显是不现实的。
梳理年报显示,新华制药2018年员工总数为6357人,2023年员工总数为7104人,不但没有缩减,还有所增加。
华北制药2018年员工总数为10909人,2023年员工总数为10159人,变动也不明显。
既然不能裁员,那就只能想办法把蛋糕给做大。
2019年年报中,新华制药接连提出了“大制剂战略”和“大研发计划”。针对后者,设置了不少定量目标,例如“全年力争4个产品取得一致性评价批件”、“全年力争4个制剂产品完成工艺验证”、“OAB-14等重大创新药物取得阶段成果”、“加快推进美国ANDA 注册,推进3个产品进入预BE”等。
只不过,“大研发计划”这个词仅在2019年年报中出现过一次。再往后,新华制药的创新转型步伐就显得有些杂乱了起来。
2021年12月初,新华制药开始进军医美行业,称将推出“凤凰针”医美产品。同在2021年底,福雅安系列鱼油软胶囊产品上市。新华制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福雅安是公司保健品品牌,旗下包括鱼油系列产品金泽百鱼油软胶囊、金瑞寿鱼油软胶囊及金百平鱼油软胶囊,忻维锌维生素C泡腾片等。
至于原研药OAB-14干混悬剂的适应症为轻至中度阿尔兹海默症。今年8月,新华制药公告,OAB-14完成I期临床试验研究,达到预期目标,拟进入Ⅱ期药物临床研究阶段。预计年内启动OAB-14干混悬剂Ⅱ期药物临床试验。
整体看下来,新华制药创新转型的步伐称不上连贯,但好在公司原本的业务很扎实,盈利能力一直在“四大家族”中居头部水平:2023年,新华制药实现营业总收入81.01亿元,同比增长7.97%;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20.79%。
华北制药就显得“纠结”一些,业绩表现很一般。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20亿元,同比下降3.62%;归母净利润489.03万元,勉强扭亏,今年上半年有所好转,但整体利润依旧微薄。
在华北制药2024年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就公司利润率偏低进行质疑。对此,华北制药董事长、总经理王立鑫坦言,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负担较重,项目投资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公司将加快资产盘活和亏损企业治理,提升运营质效,更好的回报投资者。
但论研发投入,华北制药是“四大家族”中最多的一个,2023年达到了11.7亿人民币之巨,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59%。其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不但是全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也是河北省药企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国家一类生物药。从2004年正式立项到2020年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研发用了整整17年时间。
华北制药2023年年报
虽然这些投入暂时没能转化出太多收益,却勉强撑起了公司的百亿市值。可论资金使用效率,明显还是不高的——简单做个对比:2023年研发投入仅8.5亿元的海思科,目前市值超过380亿元,是华北制药的四倍多;2023年研发投入10.47亿元的信立泰,目前市值也有350亿元以上。
整体梳理下来,可以看出三家国营老药企泾渭分明的创新转型之路:
东北制药混改后,有营收压力,对内需要不断降本增效,创新转型则以对外收购为主,但也需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出立竿见影的杠杆效应。
新华制药的创新药做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基础最好,压力最小,不管成或不成,都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华北制药一直在研发上死磕,花掉的钱最多,铺出的在研管线也最多,但结果怎样,令人忍不住捏一把汗。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在加速奔跑,不想被时代洪流所淹没。
“ 任何伟大的变革都是痛苦的。我们已经见证了,诸多仿制药企走向创新药企历经的黑暗与迷茫岁月。我们已经看见了,一些蜕变,和新价值的诞生。E药经理人旗下CM10医药研究中心致力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挖掘与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CM10医药研究中心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CM10医药研究中心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