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8 日,《湖北武汉聚焦高值医用耗材开展专项整治狠刹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发布。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卫健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市属医院存在部分病例有耗材使用情况但无条码标签录入记录,耗材合格证粘贴数量、实际计费数量与管理部门进货数量不一致等问题。
此前专项整治中,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卫健委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 20 家市属医院及大型企业、民营医院现场进行重点督查评估,发现不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等问题 310 个,逐一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督办。
面对愈发严格的税务稽查,首先要了解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医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医疗机构应当合规纳税,熟悉行业税率等,同时应当警惕和重点防范以下类偷税行为:私户收款隐瞒收入、未开票收入不入账、签订阴阳合同虚假申报、多列成本、费用偷税、关联交易避税、利用优惠政策偷税。
如今,在税务部门的严肃稽查下,每一笔流水都能通过银行和税务信息比对查到,依靠个人卡或者非规范结算渠道避税、逃税的行为将受到限制。
特别是以下9类私卡交易,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稽查的重点项目:
(1)现金交易超5万;
(2)公转公超200万;
(3)私户转账金额过大,境内转账超50万,境外转账超20万;
(4)规模小但流水巨大;
(5)转入转出异常,分批转入集中转出、集中转入分批转出;
(6)资金流向与经营无关;
(7)公户私户频繁互转;
(8)频繁开销户;
(9)限制账户大量交易。
2021年4月2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地税务部门以税收风险为导向、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方式,聚焦包括医疗美容在内的重点行业及领域,重点查处虚开发票、隐瞒收入、虚列成本、利用“税收洼地”和关联交易恶意税收筹划以及利用新型经营模式逃避税等涉税违法行为。
2022年9月起,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1部门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医美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加大对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其偷税漏税行为成为了国家税务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继八部委重拳出击医美后,税务部门的强力监管接踵而来。
2022年8月9日,“杭州一医美公司偷逃税被罚8800多万”登上微博热搜。官方信息显示,杭州古名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分支机构利用个人银行账户收取服务款并隐匿收入超47.55亿元,少缴企业所得税超过1.47亿元,最终被杭州市税务局罚款8827万余元。
2023年5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税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着重强调跨部门综合监管,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从登记管理、资质审核、“证”“照”信息共享、通报会商、联合抽查检查、协同监管、行刑衔接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构建贯通协同、高效联动的行业监管体系。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公示了2023年度第一批税务稽查随机抽查抽取结果。
公示信息显示,160户消费医疗机构全部上榜,包括陕西小白兔口腔在内的近20家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均在此次稽查范围之内。
尽管医美行业一直是政策提示的关键词,但从西安市税务局的抽查公示不难看出,目前国家的税务稽查范围已经从医美延伸到包括口腔在内的消费医疗全行业市场,这也意味着对于民营口腔、眼科医疗财务问题的监管风暴,已经随着医美市场的抽查深入而拉开了序幕。(原标题:160户消费医疗机构全被税务稽查 近20家口腔机构均榜上有名)
对此,民营院长俱乐部认为,因税务问题而被曝光的医疗机构,品牌形象也将受损。
2021年国家“金税四期”管理系统上线之后,对个人卡交易的监控会更严格,将通过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归集,实现对同一企业或个人不同时期、不同税种、不同费种之间,以及同规模同类型企业或个人相互之间税费匹配等情况的自动分析监控。所以私户交易不再是偷税漏税的“避风港”。
另一方面,尽管现在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明确,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可免征增值税。但开展一些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写明的手术名称不同的项目时,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没有严格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等规定进行区分,就会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
不仅如此,医疗机构在术后向消费者销售的护理产品,如果术前双方已签订基于自主定价的合同,合同中列明是与术后康复有直接关系的必需品,则可以视为手术服务的一部分予以免税处理。否则,则就要按照销售商品申报缴纳增值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