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这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不聋,却对声音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被叫作“孤独的天使”,又被比喻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他们从小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话,玩具,就只玩一个;回家,必须走同一条路;不论什么东西,一定要放在固定的位置;吃饭只吃几种特定的食物,他们甚至有时会伤害自己,动手打自己家里人,他们就像是天上的星星,各自在自己的星球遥遥相望,默默存在着,孤独地发射出微弱的光芒。


他们就是孤独症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殊的群体~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有类似孤独症样症状的一类疾病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孤独症,典型的孤独症主要是有社交功能的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的行为和狭窄的兴趣范围等。


不但不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还会无意识地不断重复自己做的事情。


孤独症的一些核心症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根据现阶段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球孤独症患者约有 6700 万人,而我国孤独症患者约有 1000 万人,其中 300 万是儿童,在性别发病率的调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比例约为 4﹕1。 


孤独症的常见“预警信号”


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在不同的儿童阶段,孤独症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早期预防阶段就有着相应的孤独症儿童行为预警。


一旦 3 月龄到 3 岁的宝宝出现了以下症状,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诊室及时进行检查。


年龄

预警象征

3月龄

1.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

2.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的人或物品

3.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4.俯卧时不回头

6月龄

1.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2.紧握拳不松开

3.不会伸手及抓物

4.不能扶坐

8月龄

1.听到声音无应答

2.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3.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4.不会独坐

12月龄

1.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2.呼唤名字无反应

3.不会用拇指及示指对捏小物品

4.不会扶物站立

18月龄

1.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妈”

2.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3.不会独走

4.与人无目光对视

2岁

1.无有意义的语言

2.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

3.不会跑

4.不会用匙吃饭

2岁半

1.兴趣单一、刻板

2.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3.不会示意大小便

4.走路经常跌倒

3岁

1.不会双脚跳

2.不会模仿画圆

3.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4.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很多人认为男孩学说话晚是正常现象,反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实在语言学习上男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孤独症的各种症状只有在患儿在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目前的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他给儿童带来了在人际交往、成长期情感需求或其他方面的重大不利影响。


孤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既往研究显示,该类疾病与脑神经发育相关,是一个以遗传因素为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特别是在影响胎儿早期大脑发育的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症状产生的概率会大幅升高。


孤独症的常见错误认知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我国对孤独症认识较晚,对此类疾病有许多错误的猜想——


  • 错误猜想 1:孤独症就是性格内向,不擅长社交,不是病没有关系

不了解孤独症的人很容易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把孤独症与心理障碍联系起来,认为孤独症儿童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孤僻性格的。

而研究表明,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非单纯心理方面的障碍。

· 错误猜想 2:孤独症是绝症,教育在孤独症儿童这里行不通


绝大多数研究和经验显示,到现在为止,教育仍然是一种最有效的干预孤独症的手段。

孤独症儿童不仅跟一般儿童一样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最终融入社会。教育是一种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和回归社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 错误猜想 3:孤独症是因父母的关心和爱太少造成的

孤独症曾经被认为是由所谓“冰箱妈妈”造成的。这种理论把儿童孤独症的责任归咎于母亲给子女们的关心和爱太少。事实上,孤独症是一种大脑发展障碍,不是父母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结果。

  • 错误猜想 4:孤独症只有儿童和青少年才会有,等孩子长大了就不自闭了,就会自然恢复。

其实不然,孤独症是一个严重影响患儿社会功能的慢性疾病。早日发现、早日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孤独症的治疗


那么,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孤独症,父母应该带孩子到哪里就诊呢?孤独症有哪些检查手段,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孤独症呢?孤独症能彻底治愈吗?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1

怀疑自闭症时找谁就诊?


(1)神经心理学专家。

(2)临床心理科医生。

(3)儿科行为学专家。

(4)神经科医生。

2

就医时需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检查孩子的躯体发育情况,有无先天畸形,视听觉有无障碍,神经系统是否有阳性体征等。

(2)心理评估:孤独症行为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发育评估及智力测验量表。


3

孤独症的治疗有哪些?


通过医生的系统评估,如果诊断孩子患有孤独症,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呢?这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还是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因娃施教,增进社交和亲子活动,增加外出游玩及体育活动等。

(1)孤独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孤独症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多管齐下地综合治疗逐渐被广泛认可。其中训练教育是首选的方法,然后辅助以同样重要的药物治疗。

治疗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相关的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独立性。许多药物可用于治疗孤独症的症状,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抑郁药、兴奋剂和抗精神病药。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已知的药物可以缓解孤独症社交和沟通障碍的核心症状。

(2)已被证明儿童孤独症治疗方法:

①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

a.将目标任务分解为多个小而基础的片段分别进行强化训练;
b.减少重复和刻板行为;
c.增加说话、玩耍和社交机会。

② 言语-语言疗法

a.增强语言和实际功能之间的联系;
b.强化手势、语调等可以辅助语言表达的技巧;
c.尽量诱导患儿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兴趣;
d.改善语言理解能力和社交技能。

③ 作业疗法(OT)

a.通过完成手工任务来增强运动技能;
b.改善感觉统合能力;
c.目标定位在认知灵活性和日常活动积极性;
d.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④ 物理疗法(PT)

a.聚焦于形成与各年龄段相适应的运动功能;
b.增进力量、协调性、平衡和运动规划;

⑤ 社交训练

a.主要针对已经具备较完善运动和言语功能的孤独症患儿;
b.增加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与沟通;
c.改善社交技巧。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预后及影响因素:

既往研究显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呈长期慢性病程,虽然少数患儿具有较好的预后,甚至不再诊断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但是绝大多数患儿诊断保持稳定,疾病伴随终生。

相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具有更加不良的预后,约 80%的孤独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约 50%的孤独症患者需要终生照顾和养护。

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交流障碍,无法独立生活,17%的患者在青春期时出现能力的退行性改变,而其中一半患者的退行难以恢复。

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预后不良,因此,积极探讨预后因素非常重要,既往研究显示,影响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预后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诊断和干预时间、早期言语交流能力、病情严重程度、智力水平及有无伴发疾病。

在上述预后影响因素中,诊断和干预是唯一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因此,加强孤独症或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改善孤独症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策划制作

来源丨中华医学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