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新规! 拖欠中小企业货款,将被严查 2025年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剑指长期困扰民营经济的账款拖欠问题。 为了破解民营企业的发展难题,此次最高法发布的《指导意见》第五条明确提出: 要严格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关于账款支付的刚性条款,以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关于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约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项为付款前提条款效力问题的批复》等相关规定,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账款能够及时获得支付。 同时,依托清理账款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全面落实快立、快保、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工作要求,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积极运用交叉执行加大对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案件执行力度。 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达5650.08万家,其中,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增长显著。 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境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达1527403家,较2023年底增长8.1%,近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57%,充分彰显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但长期拖欠账款、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问题仍困扰众多民营企业,尤其影响医疗器械企业的运营、资金周转及创新力。 如今,最高法新规下发后,全国公立医院拖欠医药器械企业货款“老大难”问题,也将迎来全面整治。 长久以来,药械流通企业深受应收账款规模庞大且账期冗长的困扰,这已成为行业内的顽疾。 这绝非夸大其词,赛力医疗在回复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时透露:2023年IVD业务前十大客户中,黄石市中心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合同账期3-4个月,实际回款周期却长达18个月;SPD业务中,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实际账期达14个月,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更是超过20个月。 大型上市企业尚且如此,更遑论中小械企? 在各地公立医院巡查整改报告中,也频繁提及拖欠大批供应商货款。 诸如蚌埠市第*人民医院,被巡察通报存在259笔3年以上未支付货款,涵盖药品、耗材及设备采购; 海南省**医院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因“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被点名; 广西22家医疗机构拖欠集采超声刀货款601.27万元,其中10家欠款超1年,金额达518.02万元。 这些案例无疑暴露出公立医院资金管理与采购流程的深层次问题。 国务院密集发文! 公立医院拖欠货款,全面整治 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加码拖欠账款治理。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明确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化解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制度机制,并加强执法监督,并建立全国统一的位于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 同年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防范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4月,工信部还发布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定期报告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情况,并纳入年度报告,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此次,《指导意见》更是强调运用交叉执行加大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以及账款清理。这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是集采领域,整个医疗器械领域回款也将进一步加速,利好所有医疗器械企业、经销商公司。 今年3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主任也表示,后续还会有很多硬措施出来,进一步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