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医改有关重点工作培训班暨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工作推进会,来自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及部分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的有关负责同志齐聚一堂,交流做法,分享经验。

会议现场能够感受到,当前各地医改工作呈现出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良好态势,多数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勇于探索创新,结合当地实际在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体现出地市级层面抓医改、求突破的优势与潜力。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今年的医改工作重点强调以地市为单元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这样的改革思路和做法既压实了地市级政府的改革责任,也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医改筛选出更适宜的改革平台。与会者普遍认为,地市级医改要聚焦重点难点堵点,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紧抓快干,确保医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具体来看,地市抓医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地市抓医改要吃透“重点”搞清“干什么”

记者在以往有关采访和调研中也发现,真正改出成效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把政策嚼碎了、消化了、落实了。一些地方通过政策解读、学习交流、宣传推介等方式,推动医改责任部门和改革实践者熟悉政策、掌握要求,做到知责担责、有的放矢。比如,安徽省芜湖市聚焦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精准发力,重点破除公立医院逐利倾向、彰显公益导向,累计投入10亿元化债资金,市属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从62.59%下降至48.8%,还创新推出“编制周转池”,让1000余名优秀编外医务人员和35名大学生村医有了身份归属。一些地区细化实化医改重点任务,确保每项任务有人盯办、责任到位、不能落空。比如,甘肃省庆阳市围绕“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三大方向,设计规划了1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明确了责任单位、时间表和路线图,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些地区着眼本地实际和任务要求,因地制宜把能改的、能干的抓紧干起来,促进改革有更多成果产出;短期内难以完成的,着眼长远安排和前瞻谋划,梯次有序逐步落实。比如,浙江省丽水市针对本地山高路远看病难困境,整合县、乡医疗资源,聚点成面构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让平均急救服务半径从21公里缩小至12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34分钟缩减至12分钟。

  • 地市抓医改要攻克“难点”解决“怎么干”

医改从来不是卫生健康部门一家的事。财政、医保、人社……任何一个环节卡住,改革都可能停滞。因此,要发挥好党委政府领导作用,党委政府领导要专题研究医改工作,专门部署医改任务,从严从实督导调度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工作,推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齐心、左右合拍,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政府各部门领导要紧盯“三医”协同难点加强统筹调度,“三医”部门要聚焦医改难点不断完善优化政策,确保医改政策取向一致性;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医改牵头作用,围绕医改难点主动与财政、发改、人社、医保、药监等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促进形成共识,重大事项及时报请同级党委政府研究解决。目前,一些地区已在体制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如吉林省白山市的个别县,探索将卫生健康与医保机构整合为“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实现“两医一体”,从源头上化解政策“打架”的问题。这种做法是创新探索,体现的“协同治理”理念,值得各地借鉴。

  • 地市抓医改要打通“堵点”重点看“干啥样”

政策是否落地、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医改成败的重要标准。当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不少地区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上下流动、深度融合,努力让资源下沉、服务提升。比如,山东省青岛市创新建立以“区域内部资源整合﹢城市三级医院包联”为特色的跨层级、跨区域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打通了看病就医的“堵点”。据悉,国家层面将健全完善地市级医改监测评价机制,及时评估各地改革创新进展成效,并做好反馈指导,地市也需对照医改监测指标和反馈意见,全面盘点、查漏补缺,不断推动医改落实落细落地。

医改成败,关键在人。地市推动改革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需要打造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改革、还有情怀的医改骨干队伍,培育熟悉数字治理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壮大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全科医生队伍,特别要加强和深化与医科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借助卫生经济学专家力量,提升政策科学性与评估精准度。

改革越深入,面临的体制性、结构性难题越多。地市抓医改既要有干字当头的决心,也要有因地制宜的智慧,更要有系统协同的机制。省级层面要加强指导,给予改革空间。同时,还需要加强卫生经济学和“公益性”政策研究,健全监测、反馈与激励机制。唯有如此,医改工作才能从纸面走向地面,从口号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图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