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块,报销上百万”,相差超过2600多倍!——没错,这个可以是真的! 这事儿确实是真的。湖南省郴州市的欧某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年七次住院总共花了194万多,医保三重保障制度总共报销了132万左右,其中居民医保报销约13万、大病保险报销112.5万、医疗救助6.5万。之所以能报销,前提是欧某按规定缴费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就是居民医保。 132万,相当于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的33倍多,这个数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在一些城市也许可以买到一套房子。380元,占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的0.9%左右,按照2023年的规定,在大多数地方花这个价钱就可以参加国家建立的居民医保,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如果符合规定,报销的还不止百万。剩余费用还可通过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多种渠道解决。 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为帮助群众缓解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疾病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目前,国家已经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等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三重制度保障体系。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非就业人群,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参保人还可以享受大病保险的补充保障,叠加后住院报销限额达到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大病保险的支付比例不低于60%,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返贫致贫人口起付标准再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进一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还可以享受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这就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只要参加居民医保,在遭遇大病产生高额医疗费用时就有医保制度牢牢托底。 生活总是充满了未知。2023年的冬天对安徽省安庆市59岁的老张来说尤是如此。眼瞅着快过年了,三个女儿也即将回家团聚,老张的内心充满了期待,然而身体的不适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早晨起床的困难,日常劳作的无力,都让老张感到不寻常。在家人的催促下,老张去医院进行了检查。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这个陌生的名词让老张感到恐惧和绝望,特别是治疗费用高达百万,对他简直是天文数字。他一辈子勤劳朴实,为养育三个女儿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现在家境刚刚好转,却面临如此巨大的医疗支出。 无助困境中,他想起自己有医保,通过咨询,医保部门详细向他解释了三重制度保障报销政策,特别是医疗费用较高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时,符合规定的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让他放心就医治疗。经过治疗,老张的医疗费用总计有85万余元,其中居民医保报销了25万元,大病保险报销了35万余元,作为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又补助了近7万元,三重保障制度累计为老张报销了67万余元。医保工作人员还告诉老张,他现在是低保对象,有医保托底,可以安心接受后续治疗。 “积极参与、人人享有”——发挥医保制度再分配功能,推进共同富裕 老张、欧某的经历并非个例,在我们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使得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家庭,在面对疾病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持。像老张、欧某这样,一年只缴了380元,报销金额就达到70万、甚至上百万,有效缓解了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问题,避免了一个个小家庭被无情的疾病掏空。 医疗保障制度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经济上的保障,也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疾病面前,人们往往感到无助和恐惧,医保制度的存在更像是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它让人们相信,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有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更在于通过发挥制度再分配效应进一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中央财政按规定实施分档补助,其中对西部地区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的比例给予补助,为最高档比例,对中部地区补助60%,东部地区补助10%—50%不等,其余财政补助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对于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国家通过建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依据困难程度分类资助其个人缴费,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以及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2023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一年380块,如果用上了,得到是医疗保障制度真金白银的保障,是亿万群众统筹共济、众志成城的爱心;如果没用上,获得的是自己的健康,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行。正是因为有你、有我、有亿万群众的参与付出,才能书写一个又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医保感人故事。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年老还是年幼,中国医保都在默默守护着每一个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