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21家市级医院年度收入情况
近日,天津市卫健委公布了直属单位2024年收入决算情况,其中包括二十余家医院,具体数据如下:
在统计的21家医院中,天津市肿瘤医院作为专科医院,收入总计64.9亿,规模领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收入紧随其后,均超过30亿。
值得一提的是, 2024年天津市大多数市属医院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部分专科医院的收入降幅较大。
在决算情况说明中,多数医院表示收入数据下降的与填报口径变化、统计范围变化、或政府拨款减少等原因相关:
例如,天津市眼科医院2024年度收入与2023年度相比下降45.434%,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由于部门决算报表填报口径的变化,“年初结转结余”不再包含基本结转结余,导致收入支出决算总计大幅下降。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24年度收入与2023年度相比下降44.309%,主要原因是今年填报口径剔除非财政拨款结余和专用结余。
天津市海河医院2024年度收入与2023年度相比下降42.106%,主要原因是2024年财政对本院亏损补助项目拨款减少。
也有部分医院表示收入下降与新开院区、诊疗收费变化有关:
例如,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4年度收入总计39.5亿元,与2023年度相比下降9.241%,主要原因是23年度因疫情结束且水西院区开启,双院区运行,拨付政策性亏损、开办费、重症监护设备资金等财政拨款,人员费用和购置设备资本性支出增大。2024年运行平稳,资本性支出削减。
天津市人民医院2024年度收入总计31.5亿元。与2023年度相比下降20.369%,主要原因是2024年工作量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但检查化验降费项目较多,加之集采范围逐步扩大,收入减少,同时控制支出,支出相应减少。
深圳 18家市级医院年收入情况
近日,媒体根据深圳市卫健委财政决算公开信息及医院官方数据,整理了深圳18家市级公立医院2024年收入情况汇总。
其中,医院收入总计由三部分构成:本年收入合计、年初结转和结余,以及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含专用结余)。本年收入合计则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及其他收入。
数据显示,在收入方面,深圳市人民医院以67.44亿元位居首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45.86亿元)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41亿元)分列二、三位。统计内的18家医院中,有10家年收入超过20亿元。
从医院类型看,综合医院在收入前列中占据多数。专科医院中,深圳市儿童医院(29.65亿元)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5亿元)收入规模相对较高。统计内的唯一一家中医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收入为32.43亿元,同样排名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新华医院作为规划床位2500张的新建医院,于2024年12月26日正式启用。在该年度,该院收入总计为0.43亿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
河北 25家省级医院年收入情况
近日,河北省卫健委官网公布了2024年度单位决算文本,据媒体盘点,河北省属25家医院中,17家医院出现收入下降。
决算信息显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决算收入56.35亿元,2024年度本年收入中,财政拔款占比2.8%,事业收入占比95.8%。虽然收入在河北省属医院中占据首位,但实际上,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收支各减少2.44亿元,下降4.1%,主要原因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与事业收入均有减少。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2024年决算收入43.95亿元,2024年度本年收入中,财政拔款4.5%,事业收入95%。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2024年收支各增加2.6亿元,增长6.3%,主要原因是事业收入的增长。
17家医院收入出现下降,下降比例为0.7%-27.8%不等,下降原因主要为:财政拨款收入减少、新院区建设基建项目及设备购置支出、医保政策影响、医院业务量减少等。
在医保政策方面,有的医院受带量采购等医保政策的影响,带量药品价格较低且零加成,导致单位2024年度事业收入及支出略有减少;有的医院医保实行DIP结算,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逐渐降低,医疗收入下降;落实药品耗材国家集采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药品和耗材费用支出,同时带来了医疗收入下降。
在医院管理方面,有医院2024年积极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但仍出现业务量减少,使得2024年医院收入减少,同时医院在管理上一方面要求增收节支,另一方面是2024年医院收入减少,使得医院资金尤为紧张,减少了对专用材料的支出以及医院的各项日常支出。
而8家医院收入出现增长,增长比例为1.0%-19.7%不等,增长原因主要为事业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增加;医疗收入增长,支出相应增长。
附:25家医院2024年度收、支总计情况
河北生殖健康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6,994.15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548.35万元,下降7.3%,主要原因是财政项目拨款收入的减少。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90,349.89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34,721.33万元,下降27.8%,主要原因是我单位新院区建设的基建项目、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的支出及相应的收入减少。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158,434.88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2,930.96万元,增长1.9%,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新增花海院区(一期工程)医疗卫生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相关款项支付,使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较2023年度增加19,712.78万元;因医保结算影响使事业收支较2023年度减少12,114.87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较2023年度减少5,229.65万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382,788.44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12,666.05万元,下降3.2%,主要原因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同比减少15,271.45万元。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24,035.54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161.5万元,下降0.7%,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我院因财政贴息购置医疗设备产生债务收入1629万元,2024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同比减少895.68万元。
河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30,533.62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9,409.37万元,下降23.6%,主要原因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同比减少10059.58万,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减少9365.69万元。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166,171.41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17,108.49万元,增长11.5%,主要原因是事业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增加。
河北省血液中心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21,469.68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206.78万元,增长1.0%,与去年基本持平。
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3,059.18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355.15万元,增长13.1%,主要原因是结转3023年度(编辑注:应为2023年度)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在本年支出和新增人员经费的追加。
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11,062.96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1,810.39万元,下降14.1%,主要原因是我单位2023年度收入中包括取得阶段性财政贴息贷款759万元,2024年度8月单位实施药品零加成医改,造成2024年度单位收入减少。2024年度支出减少主要原因是相比2023年基建项目减少1149.68万元,及相比2023年度减少贴息贷款购买设备款项支出759万元。
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12,342.57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210.92万元,下降1.7%,主要原因是受带量采购等医保政策的影响,带量药品价格较低且零加成,导致本单位2024年度事业收入及支出略有减少。
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4,934.96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121.14万元,下降2.4%,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财政拨款中日常公用经费与财政项目资金较2023年度均有所下降。
河北省康复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5732.32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1187.62万元,下降17%,主要原因是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少。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34,066.97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2,064.89万元,下降5.7%,主要原因是事业收入减少2343.99万元。
河北省胸科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60,393.31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8,522.03万元,下降12.4%,主要原因是1、2023年疫情转段救治后,医疗收入达历史最高,而2024年回落至正常水平;2、医保实行DIP结算,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逐渐降低,医疗收入下降;3、落实药品耗材国家集采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药品和耗材费用支出,同时带来了医疗收入下降。
河北省儿童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135905.61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3691.95万元,增长2.8%,主要原因是医疗收入增长,支出相应增长。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21,711.37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948.08万元,下降4.2%,主要原因是收入减少导致医疗支出相应减少。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42802.4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减少)5999.07万元,下降12.3%,主要原因是2024年医院积极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但仍出现业务量减少,使得2024年医院收入减少,同时医院在管理上一方面要求增收节支,另一方面是2024年医院收入减少,使得医院资金尤为紧张,减少了对专用材料的支出以及医院的各项日常支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219,739.62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22,544.59万元,下降9.3%,主要原因是调整医疗收入结构,医疗收入下降,控制医疗成本,支出减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207788.62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24904.21万元,下降10.7%,主要原因是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政策影响,2024年医疗收入明显下降,受收入下降影响,医院相应减少了人员、日常公用等经费支出。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253,388.45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17,679.32万元,下降6.5%,主要原因是医疗收入减少。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439,454.83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26,004.03万元,增长6.3%,主要原因是事业收入的增长。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327,660.93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16,994.86万元,增长5.5%,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财政拨款收支较上年度增加。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563,489.09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减少24,380.67万元,下降4.1%,主要原因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与事业收入均有减少。
河北省人民医院
本单位2024年度收、支总计(含结转和结余)均为332,096.84万元。与2023年度决算相比,收支各增加54,632.6万元,增长19.7%,主要原因是医疗业务稳步提升,医院事业收入及对应支出大幅增加。
安徽 17家省级医院年度收入情况
近日,安徽省卫健委官网公布了2024年度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决算,信息中公开的17家省属医院中,7家医院出现收入下降。
决算信息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24年决算收入94.24亿元,2024年度本年收入中,财政拔款占比4.75%,事业收入占比92%。医院收入在安徽省属医院中占据首位,不过,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1.76亿元,下降1.83%,主要原因:一是2023年基建支出财政项目资金收支较多;二是受医保政策及集团学科搬迁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事业收入金额减少较多。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4年度收入总计84.24亿元,2024年度本年收入中,财政拔款占比6.59%,财政拔款占比90.69%。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7.39亿元,增长9.61%,主要原因:一是医院新增院区,医疗业务增长,业务收支同步增长。二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财政拨款有所增加
7家医院出现收入下降,下降比例为1.83%-32.59%,下降原因主要为事业收入减少、财政拔款减少、受医保政策影响减少。
10家医院出现收入增长,增长幅度为0.8%-81.18%,增长原因主要为医疗业务增长、财政拔款增加。
附:17家医院2024年度收、支总计情况
安徽省立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942,360.32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942,360.32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17,607.81万元,下降1.83%,主要原因:一是2023年基建支出财政项目资金收支较多;二是受医保政策及集团学科搬迁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事业收入金额减少较多。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842416.90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842416.90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73857.88万元,增长9.61%,主要原因:一是医院新增院区,医疗业务增长,业务收支同步增长。二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财政拨款有所增加。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453423.46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453423.46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31795.37万元,下降6.55%,主要原因:一是事业收入减少;二是年初结转和结余减少。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342,055.87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342,055.87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26,509.93万元,下降7.19%,主要原因:一是2024年事业收入较2023年减少;二是2024年卫生健康支出较2023年减少。
安徽省黄山疗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255.28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255.28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增加2.01万元,增长0.8%,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其他卫生健康支出增加。
安徽省儿童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110926.56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110926.56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53637.48万元,下降32.59%,主要原因是2022年结转基建资金4.96亿元至2023年使用完毕,2024年事业收入下降,事业支出相应减少,2024年发行的专项债资金在当年支出金额较少。
安徽省肿瘤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167,068.47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167,068.47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13,663.02万元,降低7.56%,主要原因:一是集团院区医保分摊导致2023年医疗预算收入较高;二是2024年无债务预算收入,其他收入减少;三是2024年财政拨款收入减少。
安徽省胸科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93009.25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93009.25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28098.57万元,下降23.2%,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度医院未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而2023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入为30000万元,用于肥西院区建设。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024年度收入总计216067.69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216067.69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3304.41万元,增长1.55%,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拨款收入增加12298万元。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65597.19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65597.19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3145.45万元,增长5.04%,主要原因是新增安徽省针灸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地方专项债项目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增加,年末结余分配增加。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160,038.57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支出总计160,038.57万元(含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2,191.86万元,增长1.39%,主要原因:国家消化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仁济医院安徽医院)建设的大力推进,财政拨款收入增加,工程建设支出增长。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184562.64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184562.64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41554.45万元,增长29.06%,主要原因:一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增加;二是其他收入增加。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282099.96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282099.96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42339.96万元,下降13.05%,主要原因:医疗收入减少,药品、耗材采购支出及人员支出随之减少。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省传染病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157609.84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157609.84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7374.08万元,增长4.91%,主要原因是医院医疗业务水平增长,带动收支同步增长
安徽省人民政府机关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4220.75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4220.75万元(含结余分配523.27万元)。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162.91万元,增长38.03%,主要原因:是一般财政拨款增加1039万元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医院
2024年度收入总计2379.24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2379.24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545.81万元,增长29.8%,主要原因:一是就诊病人增加;二是财政拨款增加
安徽省政协机关门诊部
2024年度收入总计621.49万元(含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621.49万元(含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与2023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278.46万元,增长81.18%,主要原因:一是人员经费和部分公用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二是门诊部拓展业务范围,事业收入增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