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社保费用及医保费用共计916.98万元(不含滞纳金),欠付税款及滞纳金共计400.97万元,一家小型药企走向破产。

01

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

一家小型药企陷入经营困局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一则案件开庭审理通知,大余县人民法院受理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破产申请。

截至目前,案件具体细节尚未对外披露,这家曾参与江西南昌市牵头组织的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采的小型药企,经营风险早有迹象。

图片

据赣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公告,江西润泽药业的经营危机2025年初显现。其因负债严重,流动资金枯竭,2025年2月初至今已停产,并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社保费用及医保费用共计916.98万元(不含滞纳金),欠付税款及滞纳金共计400.97万元。

截至目前,赣州两级法院涉润泽药业公司执行案件共54件,申请执行标的款本金总额共计67064.21万元,涉及政府代偿439.5万元。

更严峻的是,润泽药业名下核心资产已失去流动性名下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主要资产已被设定抵押,且经核算已达到“资不抵债”标准,符合破产清算法定条件。

不过公告提及,因润泽药业拥有大容量注射剂和小容量注射剂21个品规、46个药品批准文号、90个生产批件号、4个药包材注册号,在现有的药品监管政策下,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存在重整可能性。

江西润泽药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玻璃输液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小容量注射剂A线为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B线为最终灭菌(人胎盘组织液)的生产、销售;医药技术开发;新药研究与开发;医药技术转让、咨询、服务。

这家企业员工人数68人,属小型企业目前已被标注为“失信执行人”“被执行人”“破产案件”“司法案件”。

图片图片来源:企查查

2024年江西南昌牵头组织的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采中,共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5个产品被纳入。

江西润泽药业多个产品中选,其中0.9%氯化钠注射液(直立软装双阀)拿下多个规格,包括100ml、250ml、500ml等。具体来看,氯化钠注射液(100ml:0.9g),中选价格为1.05元/瓶/袋/支。在同产品规格中,江西润泽药业以低价中选,价格较部分竞品低超50%。

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供应清单及支付标准(部分)

图片

按照江西省要求,自2025年1月1日零时起,医疗机构执行上述中选结果。

但仅1个月后,润泽药业便因资金链断裂停产,未能持续履行供应义务。江西省药监局6月发布的公告也证实,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因企业自身原因报告停产,停产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10月31日。

图片

从停产到破产,仅仅不到3个月时间。

润泽药业并非首个因破产断供集采的企业。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于9月发布公告称,在省际联盟骨科创伤项目中,中选企业常州大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均已破产,无法继续履行中选产品的供应义务。

目前,大余县人民法院尚未公布江西润泽药业破产案件的后续推进时间,相关债权人权益保障、集采供应缺口填补等信息仍待进一步披露。

02

集采反内卷

合理控成本、保质稳供是核心破局点

近年来,集采通过“以量换价”与“质量门槛”双重机制,显著提升行业集中度。集采在以量换价的同时,重视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投标企业不考虑自身经营情况,低价内卷式先中标再断供显然不可取。

此前曾有专家对赛柏蓝表示,集采对于企业是当前确定性最强的业务机会,不排除有企业将集采中标当成救命稻草。然而集采竞标对于企业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显然不是“一中了之”,对于参与竞争的企业来说,如果竞争力只有喊出的低价,即便短期集采中标也不是长久之计,集采中标显然也无法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

更不用说,作为治理药品与耗材价格虚高、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的核心政策,国家医保局多次强调,集采的底层逻辑并非“唯低价论”。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此前公开表示,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国家医保局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研究优化具体采购规则。

其中,“反内卷” 的具体规则设计,成为行业关注核心焦点。

第十一批集采提出,在报量方面,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把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报上来;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国家医保局在《“集采药品质量严格监管,企业检查和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相关部门、企业、专家介绍集采有关情况》中指出,经过6年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集采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创新转型,对提升行业集中度、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企业,科伦药业称,截至第十批国家集采,其累计59个品种(83个品规)中选,已然成为集采头部供应商之一。第八批国采中,科伦药业的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选价约3.6元/瓶,协议量约900万瓶,中选后实际年销量超2000万瓶,其年产销大容量注射液约50亿瓶(袋)。

甘李药业指出,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胰岛素产品新增进院近1.2万家,目前已覆盖约3.9万家医疗机构,作为以胰岛素为主要产品的企业,集采后2023年、2024年盈利逐年增加——2024年营收达30.45亿元,同比+16.77%;净利润6.15亿元,同比+80.75%。

心脏支架集采后,蓝帆医疗的心脏支架覆盖医疗机构数从1400多家增长至2100多家,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2024年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收入增长约13%,主要来源于集采支架、药物球囊和普通球囊销量的全面提升。

这些变化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药品生产、流通格局。

随着第十一批国采“反内卷”规则的落地,地方集采如何衔接这一政策成为关键。而在集采重构行业生态下,唯有兼顾保质稳供与合理定价的药企,才能在“丛林法则”主导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