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器械

集采中选耗材的院内采购流程和进度,将受到更严格监管。

01

耗材采购专项治理

医保局约谈9家医院


8月4日,内蒙古赤峰市医保局召开市本级定点医疗机构集中约谈会议,对2025年赤峰市本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专项治理现场工作检查存在问题的9家医疗机构进行集中约谈。

会议通报了市本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专项治理工作现场检查情况。被约谈医疗机构针对通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表态发言。

会议强调,要聚焦约定量完成情况等核心指标,切实履约尽责,着力提升报量精准度与临床匹配度,优先采购中选产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中选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节,促进药品耗材集采改革走深走实;要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进一步规范院内采购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下一步,赤峰市医疗保障局将持续落实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动态监控采购进度,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压实各方责任,确保集采政策落到实处。

经过六年持续推进探索,耗材集采制度已经进行了全周期性的完善和升级,推动采购主体责任、执行阶段监管、激励机制落实等各环节逐步规范。

医院对集采结果的执行进度正在受到精准监管。《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要求,要加快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优化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和智能监管平台。

目前,多省已要求在各批次集采结果落地执行3个月起,对中选结果落地执行情况进行调度,按进度半程、后半程、周期结束进行通报。

北京日前提出,按照联合采购办公室通报的存在采购进度明显滞后、非中选药品和耗材采购量占比偏高等问题品种,各区医保部门定期通报执行不力的重点医疗机构。

02

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

集采监管全链条升级


在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强调,集采要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要加强对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让人民群众用药放心安心。

从前期报量筛选、中期规则完善到后期执行落地排查,耗材集采监管正在全面升级。

在报量方面,国家医保局提出,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把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报上来。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在质量保证方面,要求投标药品的生产线两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药监部门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

同时,报量环节极易发生的灰色交易也成为反腐紧盯重点。近日,中纪委发布文章《以案明纪释法 |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披露了一起骨科主任操纵集采报量收取财物的案例:在上报耗材预采购量时,张某某选择D品牌骨科耗材作为报量品牌之一,并提高了相关报量,且要求所在科室医生积极完成该耗材的带量任务。

中纪委文中指出,带量采购模式下,公立医院仍具有一定的采购权,张某某作为骨科主任,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的职权,其管理行为属于从事公务,在此过程中,其利用职务便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并收受287万元财物,构成受贿罪。

集采结果执行上,监管排查力度逐渐升级。

其中北京提出提升中选药品和耗材使用管理水平。对于不合理大量使用同质效高价非中选药品的科室和医生予以定期通报。对于无正当理由开具同质效高价非中选药品的医生,按照处方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除执行进度排查之外,集采执行进度还与医保基金监管挂钩。以湖南为例,湖南省要求医药集采执行情况可纳入医保支付资格记分管理,并将医药集采执行情况纳入医保基金监管日常检查、飞行检查和公立医疗机构综合监管。不仅如此,医药集采执行情况监测通报有必要的及时报送纪检监察部门。

同时,集采结余留用政策与支付方式改革激励约束机制也在加快衔接。湖南自2025年4月1日起,不再单独测算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的医保资金结余。各地根据历史费用测算病种支付标准和确定门诊支出预算总额时,合理体现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影响,不因集采的结余留用政策调整而影响病种支付标准测算或门诊基金支出预算总额确定。

湖南还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与中选结果执行联动、医保支付标准与中选价格协同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外单独收费的耗材,与该耗材紧密关联的手术治疗类项目优先纳入当年调价实施范围,必要时实施专项调整,按要求使用集采中选产品的医疗机构优先执行调价结果。

集采结果反馈机制也在加快完善,医疗机构和企业的诉求通道逐渐打通。5月,河南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执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畅通集采问题反馈渠道。加强集采中选产品供需对接,建立多种渠道的医疗机构、医药企业诉求对接机制,畅通集采执行问题反馈收集渠道。

面对集采规则的持续优化与政策导向的调整,耗材企业已经从“拼价格”转向“比质量、重合规”的新竞争格局。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