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卷上去,如果舌下青筋比较明显,就提示有瘀血阻滞。”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近日成立的“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该院副院长、针灸中心主任李彬为一名肥胖症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进行针灸治疗。


作为北京中医系统首个专注于肥胖症防治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平台,该诊疗中心整合针灸、康复、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普外科、心身医学科、健康管理部等学科资源,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


肥胖已被医学界视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中西医协同到底能为减重人士提供哪些支持?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记录中西医协同减重的新智慧。



“六位一体”中西医协同促健康



如今,针灸疗法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青睐。针灸治疗可以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基础代谢以及控制食欲的作用。


相关临床数据显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使肥胖患者6个月内平均减重8%~12%。在北京中医医院,“针灸调气通浊”“中药辨证协定处方”“穴位埋线减脂”等中医特色技术,都被纳入肥胖症的核心治疗手段。该院还推出《肥胖症中西医协同防治方案》,将西医精准诊疗与中医辨证论治深度融合,形成“六位一体”的诊疗模式,包含中医体质辨识、精准检测、营养处方、运动指导、中医药及适宜技术、院外管理。


“体重问题需要科学系统地管理,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发挥特色优势,将‘调气通浊’‘辨证施膳’等中医智慧与西医精准诊疗结合。”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刘中勋表示,“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将以“筛查—评估—治疗—管理”为核心,实现患者全流程科学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该诊疗中心可以制定个性化干预策略。在评估阶段,在进行超重肥胖相关疾病史、膳食、运动能力、体格检查、医学检验、心理测评等常规评估的同时,还通过中医体质测评、中医辨证等特色诊察方式,对肥胖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测评。


该院营养科副主任佟丽说,作为接收肥胖症患者的“入口”,营养科在对患者进行筛查、评估后,将根据其身体状况、肥胖成因,帮助患者预约当日的内分泌科、针灸科、心身医学科、健康管理部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实现相关科室间无障碍转诊。


肥胖问题需要“心身同治”



对于不少肥胖症患者而言,减重往往面临多重难题。“肥胖症患者多合并以血糖、血脂异常升高为特点的代谢综合征,而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症又互为因果。”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尚菊菊介绍,可以运用益气生津散、健脾消浊降脂方等特色医院制剂治疗肥胖症合并高血糖、高脂血症,通过改善患者血脂、血压、血糖及尿酸等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体重超标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中,进食障碍患者、肥胖伴有焦虑、抑郁患者等较为常见。”该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卢伟介绍,针对因精神心理因素引发的体重超标问题,采用针刺、电针、走罐、拔罐、耳针、习练气功,结合心理治疗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们既治疗躯体疾病,也抚慰患者心灵。”卢伟说。


对于“压力胖”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卢伟解释道,压力大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内分泌紊乱。比如,有的女性不仅会增重,还会有月经失调的问题。而且,压力大会引发暴饮暴食等不良行为,加之工作繁忙导致运动量减少,就会出现体重增加。


“从心身医学科的角度,我们会更关注肥胖背后的精神心理问题。”卢伟说,不管是初次就诊的肥胖症患者,还是转诊来的肥胖症患者,医生都会对其进行系统评估,通过精神心理量表的筛查,评估患者的压力水平、情绪状态。实际上,不同的人应对压力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人表现出焦虑,有的则表现出抑郁等。对此,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


比如,对于有轻度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一般采用中医疗法,包括中药的辨证论治以及非药物疗法的针灸等,再结合心理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如出现进食障碍,就需要采用西药治疗,缓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改善代偿性进食行为。


“近年来,我们心身医学科还会针对同一病种的患者,开设治疗小组,由1~2名医生带领8~10名患者,调整患者的心理认知,进行放松训练等。”卢伟说。


体重反弹倒逼管理模式升级



针对减重后反弹的现象,该院多名专家表示,这确实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减重后期出现体重反弹和并发症的反复。这也倒逼着医生去反思,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更加规范地进行体重管理。


记者了解到,尽管体重反弹这一情况对于西医、中医都是难题,但是在体质辨识之后使用针灸以及对症的汤药,可以帮助患者减缓反弹的进程。此外,肥胖症治疗不是打针、吃药那么简单,需要院内、院外共同进行管理。对此,该院健康管理部为患者提供下沉到社区的医疗支持。


该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刘莉表示,科室开展经络检测、体质辨识、脏腑功能评估等中医特色检测项目,并通过中西医精准分类设置体检方案。“特别是对肥胖伴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我们实现了精准筛查、风险评估、个性化干预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中西医深度融合、亚健康靶向干预和社区管理监测反馈的闭环慢性病管理模式。”刘莉说。


“我们下设社区管理中心,实现医院与社区间的联动,打通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在社区定期举办肥胖相关科普讲座,并进行筛查,将高危人群转诊到‘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患者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到社区进行长期管理。”刘莉说,这种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提高了肥胖症患者的长期依从性。





文:健康报记者 孙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