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氯雷他定#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截至目前,阅读量已过亿
眼下正是各种过敏原活跃的季节
以氯雷他定为代表的抗组胺药
是不少过敏人群的“救命药”
网友们纷纷发问
我的救命药怎么了?


这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疑惑
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两种药品
到底有何区别?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都属于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但属于不同种类的化合物,不过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
有一些小样本的研究,发现在过敏性鼻炎和缓解蚊子叮咬的治疗中,西替利嗪改善症状比氯雷他定的效果好,但是比氯雷他定容易出现镇静作用(比如嗜睡)。
目前没有数据表明急性荨麻疹使用哪种药物疗效更优,几项针对慢性荨麻疹的研究提示,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的疗效可能略优于其他药物。
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溴苯那敏)会引起嗜睡、疲劳、头晕等不良反应;会产生抗胆碱作用,可能引起视力模糊、眼鼻口干、尿潴留、便秘等,老年人与儿童慎用。 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镇静作用弱,不易导致嗜睡,安全性较高;没有明显抗胆碱能不良反应,故没有镇咳功能。 三代抗组胺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抗过敏作用相对较强,毒副作用相对较少,部分药物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
以下是针对四类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整理的实用“自救指南”。
过敏性鼻炎
它是最常见的过敏疾病,南方地区多以室内尘螨、霉菌、动物皮毛等为主要过敏原,可常年发作;北方地区除了室内过敏原外,花粉过敏也比较多见。
此外,换季时空气成分改变、气压变化,还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俗称“气管过敏”)。
过敏性鼻炎可不只是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这么简单,还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分泌性中耳炎;重度过敏性鼻炎,若不积极治疗,还可能引发哮喘,一旦急性发作会威胁生命。
如何应对?
①药物治疗。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抗白三烯药物等来缓解症状,但务必按照医生的处方规范用药。
②脱敏治疗。又称为免疫治疗,可分为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但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目前主要针对过敏原为粉尘螨和(或)屋尘螨的等过敏原明确的患者。
③鼻腔冲洗。常规使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缓解鼻塞和鼻痒。
④远离过敏原。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定期开窗通风,勤洗勤换床单被褥,常晾晒床垫,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花粉飞舞时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衣。
⑤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锻炼,如游泳、散步、慢跑和瑜伽等,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且反复发作,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咽痒、咳嗽、胸闷气短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气促、喘鸣、呼吸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旦哮喘发作,当务之急是脱离过敏环境,使用能迅速、有效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
如何应对?
目前广泛使用的药物是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通过吸入装置控制病情。
如果是季节性哮喘发作的人,可咨询专科医生的建议,诊断是否可在高发季节前就开始持续规律用药,直至度过高发季。
一旦哮喘发作,如果喘息较重,应坐位或半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用药;如果是严重哮喘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完整说完一句话、喘息声音响亮、脉搏过快时,要及时送医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
春季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主要有过敏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肤病、湿疹等。
如果发现身上长了大片的片状风团,伴有明显瘙痒、红肿,就要警惕过敏性荨麻疹,过敏原可能来自感染、药物、实物、昆虫叮咬或接触了某些过敏物品。一般以预防过敏原为主,同时采取糖皮质激素配合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接触植物花粉、洗涤用品、护肤化妆品等出现了小丘疹、红肿、红斑、灼热、水疱等,要警惕是接触性皮炎。可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炎止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光疗等。
如何应对?
难治易复发的患者,还可通过斑贴试验、抽血查变应原等方式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
春季注意对皮肤的保养,清洁、保湿、防晒是关键。当出现皮肤问题时,切忌乱用药或使用偏方,勿抓挠或用热水烫,应及时就医。
急性发作期适当忌口,平时对于食物过敏原阳性检测大于二级的食品应小心食用;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舒缓压力,对减少过敏的发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过敏性结膜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