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牟利,多家医院被曝光!

近日,咸宁市医保局网站发布《2023年第二期曝光典型案例》,其中一起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牟利的案件,被当作“典型”重点通报。

据悉,官方根据举报线索,检查发现通城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存在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并重复收费的违规行为,涉及医保违规金额达325920元。

因为上述行为,该医院被通城县医保局责令限期整改,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325920元,并处以违规金额两倍罚款651840元。

近段时间,已经不止一家医院被爆出此类违规操作。

而针对此类操作,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均强调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也规定“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做记录”。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一次性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为何现实中却屡禁不止呢?


巨大经济利益“煽动”!


已有多名医生、耗材经销商获刑




究其原因,一次性医用耗材背后巨大的市场效益推动着部分医务人员铤而走险。据统计,一次性医用耗材占全部住院病人总支出的22%-30%,占手术病人医疗费支出的50%左右,在高昂的支出和利润下,多次重复使用无疑将快速带来巨大的利益。

此前,美司法部曾发布了一则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名医生于2011-2017年期间,在仅购得36台Entellus设备的前提下,为919名患者进行了1555次球囊鼻窦成形术,将面临最高40年的监禁。

平均下来,每个一次性使用手术设备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达到了恐怖的48次,该医生仅利用这些手术就从医疗保险中净赚了479万美元(约人民币3248万)。

无独有偶,在国内深圳流花医院的案件中,医生何某、经销商刘某购买数量不足50支的情况下,为患者共212人次使用了冷冻消融针,并收取费用603支,总金额近600万元。一根价格9000余元的一次性冷冻消融针,平均每个被重复使用了12次。

最终医生何某被判刑二年零十个月,处罚金120万元;经销商刘某被判刑一年零八个月,处罚金20万元。

可以看到,不仅在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也是全球医疗系统的顽疾。尤其是部分本身价值高昂的耗材,是被违规复用的“重灾区”,同时也是讨论的焦点。


核心争议问题尚未解决!


重复使用艰难推进



一次性医用耗材复用问题,是医疗界一个争议了20多年的议题。

支持复用角度,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能多方位降低医疗成本。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曾调研发现,包括超声刀头在内的大量一次性耗材,可以在经过严格消毒后重复利用,这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医保资金。

但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便连续三次发文表示:明确严禁复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直到21年1月,国家相关部门才通过了针对“部分一次性医用耗材——超声骨刀可重复使用”的建议。

紧接着当年2月,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要配合国家药监局调整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平衡复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在诊疗过程中可重复使用且能够保证安全、有效的,不纳入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支持临床规范复用。

然而时隔三年,仍未有任何推进。不论是中国还是在国际上尚无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纳入实践施行。

这背后正是源于如何保证复用的一次性高值耗材安全有效非易事。

首先是安全问题,一次性医疗器械重复使用需要更复杂的去污和消毒程序,而国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及独立消毒供应中心处于技术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院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导致交叉感染酿成医疗事故的仍然非常时有发生。

其次是成本效益问题,医疗器械是否可复用的决定权在生产厂家,由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与可复用的相比审批流程简单,上市快,收回成本也较快,故生产厂家更倾向于按“一次性使用”设计。

最后针对一次性耗材重复使用的问题,借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沈晨阳的一句话:经济的问题还是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不如鼓励国产器械厂商,研制成本更低的产品,解决价格的矛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