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么一则帖子「和医生吵架,我错了吗?」医患关系是亘古不变的难题,每每看到类似问题,作为临床医生,笔者总忍不住点进去。

据这位患者家属自述,其奶奶因便秘而求诊于当地医院消化科门诊。门诊医生综合病人情况,打算施行一种肠镜下置管的新疗法,但可能没和家属解释清楚,只说要住院检查。而提问者只想用药及做肠镜检查,以为医生也如此计划。稀里糊涂住院后,等到治疗前一天,医生来谈术前事项时,病人情绪不稳,不愿意配合治疗,双方吵了一架后不欢而散。

在笔者看来,这是医患沟通方式的问题,想来还是让人唏嘘不已。医生和家属的目的明明都是为了病人好,但劲儿非但没往一处使,反倒背道而驰,最后闹出误会。

不得不说,这位患者家属是很孝顺的,独自带着年迈且有双向情感障碍疾病的奶奶就诊。站在题主的角度,一边要哄着情绪不稳,不配合治疗的奶奶住院,一边要在家和医院两处奔波,得知自己原本打算做的麻醉肠镜门诊就能做,对医生推荐的置管治疗自然是一下子难以接受的。

也许是因为照顾病人的心累,家属对于不符合期望的治疗方案,反应很大,甚至觉得是医生的刻意隐瞒。

其实,这些都可以理解,病人家属当然有拒绝治疗和接受治疗的权利。对有疑惑的事情提出质疑无可厚非。从帖子里可知,这位患者家属也有表示病人没办法配合新疗法,但措辞过于严谨,扯东扯西说了一大堆,礼貌有余而始终没有明确做或不做。而住院部医生一直在争取劝说家属同意。说到底最后谈崩了,还是双方都意味不明。

而这里门诊医生的责任就比较大了,虽然提主的描述难免有主观因素,但门诊时没有讲清楚,肠镜下置管作为新疗法的风险及获益,且需要住院。导致后续家属和住院部医生的矛盾。

我们都是为了患者的最大利益

怎么吃力不讨好?



站在住院部医生角度来说,明明是给患者推荐更好的新方案,怎么还「事倍功半」呢?

术前沟通,家属态度犹豫不定,可能是担心钱的问题?那就告知这次住院治疗可以比门诊报销更多。但家属又说,不会为了省点钱而让病人承担风险。家属只要没说不,那就再继续劝说看看吧。

对门诊医生来说,门诊病号每天数不胜数,实在没办法事无巨细都沟通楚,难免会有疏漏。除了需要在有限时间内识别病情,是门诊或住院治疗,还得交代和解释清楚注意事项。

确实,有时候医生见多了医院里的世情百态,难免疏于对患者的共情与体谅。每个患者都有特殊情况和家庭属性,即便是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案也不一定一样。

这里并不是指责医生群体的意思,而是与君共勉,反省自身,希望能更好地在医学之路上走得更远。否则劳心费神地救治患者,最后换来一个冷冰冰的投诉,多么不值得。

一句话能成事

一句话能败事


高效的沟通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在微妙的医患沟通中更是关键。

医生不能替患者对治疗方案敲定做决定,但是可以把各种治疗的优缺点,风险获益摆在台面上。

于患者而言,他们有拒绝治疗或选择何种方案的权利,但应该态度明确坚决。「我们不做置管,周一做完肠镜就出院。」简单又干脆。

含糊不清的意味,容易让医生「误以为」还有争取的空间,或许「可以说服患者尝试新疗法」的可能。做与不做,签个字明确一下。

另一方面,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做事也别太一板一眼,患者会犹豫的时候,可以再次申明风险及获益,但要注意言语措辞,是建议而非「强制」。

换句话说,对于依从性差,十分犹豫不决的患者,即便是对他而言极好的治疗技术,日后也很容易失访。

笔者回想起在做疑难疾病的电话临床随访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挂了电话的,或者接起来就破口大骂的。

不能指望每个患者都能理解医生的处境,只能戴着镣铐跳舞罢了。实际上做法也很简单干脆:做,咱们就签治疗同意书;不做,就签拒绝治疗,办理出院手续。

临床医生难做

努力做个医学人话翻译家

指望一次性就把治疗方案介绍清楚并被患者全盘接受,可以理解,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否则一味沉浸在自认为「为病人的利益最大化」,反而会让对方误以为别有用心。最后不欢而散,于治疗无益。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医生们耳熟能详的话,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在诊治过程中如果能高效地和患者沟通,充分考虑患者的合理诉求,细致全面地考虑患者的家庭和身体情况,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医疗的效果和价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