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国家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的目标是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顶层文件之下,全国近1.2万家公立医院开始了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之路。
两年多时间里,他们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北京协和、四川华西作为国家级龙头医院分别就人才建设、医学转化方面分享了改革的经验与成果,湖南省湘潭市作为地方政府的代表,介绍了他们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提供的支持。

协和的人才激励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改革薪酬分配制度”也被写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顶层文件。按照《意见》的指导要求,医院可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充分发挥各项目的保障和激励作用,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图/中国网

作为国家级医院的“领头羊”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实施了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育政策,据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介绍,协和医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重点发力:
一是坚持适才适所,适类适法,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医院编制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配套了相适宜的待遇,改革薪酬分配制度,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实行了协议工资制和项目薪酬制,引育体制更加完善,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同时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试点医师类职称增设了医疗型、教学型、医教研复合型岗位。为了拓宽医师的职业晋升通道,协和还开展了科研人员自主评审。
二是更加注重青年人才培养,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医院分层分类打造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后备青年人才、拔尖人才、中坚骨干人才、领军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支撑计划。鼓励各学科将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优秀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后备军,给予基金、平台、项目等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速增效。有力地支撑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近年来,这些人才研发了国产的人工膜肺、多模态神经系统疾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以及无对比剂的冠状动脉核磁心血管成像新技术等,创新成果转化加速。
三是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充分释放人才的活力。聚焦医院急危重、疑难罕的功能定位,通过强化全周期管理,统筹人才的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为每一位好苗子搭台建桥、植土铺路,不断优化与医院定位相匹配的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此外,协和还发挥绩效指挥棒的作用,例如设立专项的绩效考核,以出院患者的DRG数据为基础,分层次制定奖励的权重,促进科室多做四级手术,使协和医院的四级手术的占比不断提升。在最新“国考”排名中,协和医院的CMI指数位居全国首位。
华西的转化经验
谈及医院科研与成果转化,华西医院是业内公认的标杆之一。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榜(ASTEM)中,华西医院以100分的满分成绩获得STEM、ASTEM双项第一。
而从转化方面看,《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综合榜单中,华西医院位列第二,同时也是专利授权量最高(85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最高(451件)、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最高(9项)的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图/中国网

发布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了华西在高精尖科技创新方面的多项进展:
一是建立了完整的创新体系与转化的应用机制。首先,人才是关键,华西除了医疗团队之外,还构建了以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不同专业组成的6400多人规模的专兼职的科研团队。其次,以12个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作为基础,形成转化医学研究全链条的创新链。从资金来源方面,华西设立了学科发展资金,每年投入近5亿元支持创新药物、创新器械、创新诊疗方案的临床及转化研究。另外,华西还建立了转化激励机制,出台制定了“华西转化九条”,鼓励医院的医务人员、科技人员进行转化创新,转化的成果80%到90%奖励给团队,从而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转化内生动力。
二是将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针对我国目前高端医疗设备、创新药物、新型生物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同时原创的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案还不多的难题,华西持续开展临床转化研究。近五年,全院科技成果转化200多项,转化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在创新药物方面,医院自主研发了Ⅰ类新药“超长效局部麻醉药”也已经正式上市,麻醉药物的有效时间延长到了50多小时,有效缓解了患者持续疼痛的问题。在现代诊疗设备方式,集中攻关高端电子生物芯片技术,解决分子诊断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攻关质子重离子治疗装备的瓶颈技术,实现高端设备的国产化。
在高端生物材料方面,华西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全释放可回收式介入生物主动脉瓣,解决了介入生物主动脉瓣卡脖子的困境,量化生产国内多个生物组织产品,打破了高端植入类医疗器械进口垄断局面,让群众能够用上质优价廉、自主生产的诊疗材料。
湘潭的医改决心
深化医改是一项需要多部门配合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为深化“三医联动”的改革,作为地市级代表的湘潭市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方面重点发力。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图/中国网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在发布会上介绍道,湘潭在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过程中,重点优化护理、诊疗等体现劳务技术和知识价值的服务价格。去年11月份,湘潭对体现价值的69项医疗服务项目调增了价格,同时调减了一些检查检验项目的价格。

例如在护理方面,湘潭的一级护理价格由25元提到了35元,二级护理由12元提高到20元,三级护理由8元提到10元。而针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骨折的手法整复术,过去是130元,调整后提高到了1000元。还有一些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过去是260元,提高到500元。
截至今年8月,湘潭公立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价格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35.03%。对比去年32%的收入占比,同比提高了2.52个百分点,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和知识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胡贺波表示,公立医院的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湘潭在近两年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通过预算安排、发行专项债以及其他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种手段,投入了近30亿元对公立医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改造和提升,这样既解决了过去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
六项重点工作发布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会同六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图/中国网

发布会最后,薛海宁介绍道,为切实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国家卫健委将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要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体制机制,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入、价格、医保、薪酬分配等改革政策,真正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二项任务是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医疗业务、运营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推进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出合理分担的这样一些支付机制,能够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确保大医院放得下、基层接得住、群众看得好病。
第三项任务就是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优先调整涉及到治疗、护理、手术等这些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项目。还要健全完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获得合理收入,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第四项是推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就是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所以我们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两个允许”落到实处,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并且动态调整,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第五项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第六项是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基层服务便民惠民十项举措等。通过这些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流程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为体贴的卫生健康服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