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抚州东信六院倒闭的消息,还没消化完,这又来一个。


贵溪二院,是二级甲等医院,说关就关了。有点像多米诺骨牌。


这个月开始,该院就已经不接收新的病人了,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都一律谢绝。


看到没有?即便是几百名职工的二甲医院,也经不住一场时代浪淘沙。


医疗机构,没啥力量。无论是资本雄厚的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疗机构,如果认为自己有了力量,以为自己有护城河时,都是距离死不远了。不是作死,就是被更大的力量弄死。没有意外。


贵溪二院的停业,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三百多号医护人员,突然之间就没了工作。实际上,已经几个月没发绩效了。


你一定要相信,这世间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命运之手,在翻云覆雨。


可以这样说,医疗行业的生死存亡之战,已经到了上甘岭激烈程度。


也可以这样说,医疗行业的生死存亡之战,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谁能跑到最后的,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曾几何时,我国看病难、看病贵是一大顽疾。


医院总是排着人山人海的队伍,令人焦躁又无奈。


那时的医院,根本不缺病人,缺的反而是医院、医生、护士。


近几年来,随着医保局的成立,不受卫健委的钳制,也不与医院隶属,医保监管,乾坤独断,史无前例加强,该罚的罚,该扣的扣,铁面无情。


之后,渐渐,出现了一股医院倒闭潮,不少医院在停诊之后,就默默倒闭了。


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4年,四年之间,倒闭的医院数量超过500家。


其中以私立医院为主,也有部分公立医院位列其中。


20244月,江苏宿迁市的汇仁医院因为拖欠员工工资被有关部门警告;9月,法院的封条封在了医院大门口,宣告着这家医院倒闭。


一月之后,10月,广东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停诊,此时这家医院已经拖欠员工10个月的工资;11月,这家医院聘请会计事务所清算资产,进入破产倒闭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梅州医院曾是三甲医院,就在三年前的2021年,还盖了新的医院大楼,建筑和设备总投资1.2亿元之巨。


即便实力雄厚如此的医院,也在2024年,轰然倒下了。


可见,医院太多了,病人太少了,医保太严了,入不敷出了。


有数据统计表明,在过去二十年间,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增长了一倍以上;私立医疗机构翻了三倍。总数已经超过4万多家。


这么多医院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不顾一切收病人。就必须与医保斗智斗勇。


可医保的基金保卫战,也是严防死守,绝不冒失滴漏。


并且与医院有竞争关系的药店、诊所也遍地开花,达到了66万多家,诊所近32万个。


都想分医保一杯羹,都想吃这一块“唐僧肉”。


另外,医院支出增加,也成了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医院增加的支出,并不是医护用工成本,相反医护人员用工,压榨到了极限。最大的支出,是债务成本。

医院基建是用债务扩张的。目前,医院总负债已超越了2万亿元。


医院想要多赚钱,医保想要多结余,患者想要少花钱,矛盾不可调和。


你看,医患矛盾从来就没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少数医闹。动手动脚甚至动刀。


多数医闹,用脚投票,主动抛弃一些医院。


那些倒闭的医院,老叶认为,也是医患矛盾新形式下的牺牲品,他们是被患者用脚投票抛弃的。


医生靠绩效过日子,病源少绩效就少,绩效少日子就不好过,如果病源没了,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没办法,内卷就是卷病人。卷病人就得吸引病源。吸引病源,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无疑至关重要。


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医生所在的平台要被患者广泛认可。有一句话叫做“大树之下寸草不生”,用来比喻医疗,同时内卷,在大三甲医院覆盖的区域内,小医院基本难以和大三甲抗衡。


医院如此,专业亦如此。


如果大三甲医院某个专业特别强又特别卷,小医院相应的专业自然困难重重。


小医院的生存,小医院相关专业的生存,靠自己,又不完全靠自己。


所以,我认为,有些医院、有些专业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是活下去。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远方的人们和远方的故事,都和你我有关。


很多时候的顺风顺水的得到,一定会有副作用,让你在未来,付出代价。遇到任何好事、坏事,要有成本意识,要敬畏时间的力量,这是一个思虑周全、谋全局者的必备技能。否则,今天得到,明天就会失去。


每逢行业遇到危机,盯着风险的人多,看到机会的人少。一次行业危机,会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

来源:老叶说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