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控医疗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专注于医疗事业投资与运营管理。以康复医疗为主要领域,央企和上市公司背景为支撑,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化机制,为术后康复和身体机能失调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专业护理和生活照料的综合服务。国控医疗总经理冯洁拥有超过 10 年的社会资本办医投资和运营管理经验,曾历经国大药房、国药物流等多家公司的创立,见证了它们从 0 到 1的蓬勃发展。本次采访她向我们分享了她对康复医疗、社会办医以及集团化管理的深刻见解和经验。
注重医疗质量,提高康复医疗可及性《「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人群增加,康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对康复认知不足,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和挑战。对此,冯洁表示认同,她认为,全民对康复的概念不够清晰,「很多人将康复仅仅等同于养老或护理。由于对康复医学了解不足,康复专业医师的缺口较大。另外,专业康复领域的亚专科和专病服务也存在不足,很多领域仍未得到充分发展,如心肺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等。」2021 年,政府先后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等,显著提升了康复事业的战略定位。
在政府的鼓励和政策的加持下,非公康复已逐渐成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力量,根据《毕马威社会办康复医疗 50 企业报告》数据,全国有上规模的康复专科医院已达 700 多所,其中 60% 以上是非公康复医院。国控医疗从 2018 年开始进入康复医疗的赛道,在过去的五年里,国控医疗通过集团化运营管理优势快速扩张,提高医疗资源集成效应。对此,冯洁经理介绍到,首先,在布局上注重可及性。从上海起步,逐步扩展到长三角、华东地区,再到华北地区的天津和北京,以及中部地区的武汉,今年下半年计划进军大湾区、广州、深圳,以及成渝地区。同时也在寻求西北地区如西安、郑州等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国控在选择布局点时,重视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以确保患者能够方便地就医,同时,三级医院的选择使得患者转诊和医生会诊更加便捷。」
此外,国控医疗对于医疗服务非常重视,特别注重医疗质量管理。为此,成立了全集团的质量促进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统领整个集团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不仅涵盖医疗质量,还包括后勤等各个方面。在实现规范性操作方面,国控医疗努力确保医院的运作达到高质量标准。同时,国控医疗不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以满足老百姓和特定人群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例如,针对神经康复患者,我们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机器人和技术,帮助他们快速恢复健康,回归工作状态。」在布局和服务质量管控方面,国控医疗始终努力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前进,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集团化管理带来的组织优势与挑战2021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国控医疗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那么,集团化运营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了什么优势?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理解总部的平台定位?以及它如何赋能下属的医疗机构?
对此,冯洁经理介绍到,集团化管理是将多家医院整合成一个集团,通过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这样的模式下,集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协同高效的运营体系,提供全面且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实现规模效益。而对于国控医疗在整个集团中的作用,冯洁经理进一步点明了 5 点定位,分别为:战略决策、投融资、专业赋能、风控以及共享发展。
首先,作为战略决策中心,国控医疗着眼于明确发展方向,确保集团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将资源聚焦在关键区域。
其次,作为投融资中心,所有的投资和融资决策都由总部进行,以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集团的资本结构。
第三,作为专业赋能中心,为各家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和模块化的服务,涵盖工程建设、供应链采购、人力资源、品牌营销和产品开发等领域,将总部的专业能力赋能到各医院,使其成为前台服务患者和培育医护人才的重要支持。
第四,作为风控中心,全面管理和控制风险,包括运营风险、医疗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多个维度,帮助国控医疗及时应对各种挑战,保障集团的稳健运行。
最后是共享发展中心,作为一个企业,除了自身发展以外,同时也要兼顾员工的利益和发展。
国控医疗致力于持续发展,并将盈利回馈到员工,让他们在企业中有更强的归属感和骄傲感。集团化管理有着组织优势,而面对下属的多个医疗机构,是否也面临着管理上的挑战呢?要知道,国控医疗集团现有下属机构涵盖综合性医院、生殖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养护院和护理站等。对此,冯洁经理认为,「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沟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她进一步解释到,每家下属机构都有股东方和合作伙伴,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充分沟通,明确集团的管理方向和各机构的定位。
同时,集团化管理涉及多个专业模块,这些要求也需要与各机构进行详细的沟通。「只有这样,每一个机构才能理解并遵循我们的规范和要求,避免按照个人惯性行事,确保整个集团运转高效。之后,随着机构规模的扩大,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流程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过程将提供规范和工具,使管理更加高效。」
立足新十年,创新推动发展2023 年是国控医疗成立十周年,面对新的起点,在集团化管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之际,国控医疗正持续探索更高效的康复医疗集团管理方式。对此,冯洁经理深知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她表示,今年国控医疗专注于品牌营销和产品开发领域的创新,力求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服务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国控采取了「3+3+1」的培训模式。包括「3个课程」:分别是针对院长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的「领航班」,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的「远航班」,以及针对基层员工的培训的「启航班」。「3个培训班」,分别是内训师培训、精品课程培训和云学堂平台培训,旨在为全国各地的机构提供学习资源,推动知识传播和员工学习。「1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于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推动集团的人才发展和整体业绩提升。
冯洁经理还提到,今年,国控医疗将一家医院确定为集团内的神经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为此提供了启动资金。该基地吸引了集团内的所有人参与康复治疗进修学习,参与者将获得相应激励。「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激励员工自发地接受继续教育,包括职称教育和管理培训。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实施了 1.0 版计划,现在正着手进行 2.0 版的升级和优化,弥补过去不足,提升医疗业务和创新能力。」回首过去,着眼未来,在成立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国控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对此,冯洁经理点出了三个关键要素。在战略布局上,国控医疗董事会的要求是到 2027 年实现 50 家医疗机构的布局。这意味着集团将继续着眼于战略布局,扩展覆盖区域,并在医疗服务领域逐步增加影响力。
在总部能力建设上,集团化管理的成功离不开总部的有效支持与赋能。国控医疗认识到总部的重要性,目前已设立 10 个部门,未来将继续加强总部能力建设,确保集团各医疗机构获得专业化、高效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推动医疗服务的持续提升。国控医疗深知,医疗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对于患者至关重要。因此致力于加强康复事业的认知推广,不断引进新技术设备,提高康复医疗的水平和覆盖范围。其目标是为每位患者提供持续的、个性化的康复治疗、专业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让每一个患者都能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十年风雨,力求创新。伴随着时光的流转,国控医疗在不断探索中成长茁壮。站在十年的新起点上,国控医疗坚定秉承着集团化管理的理念,以康复护理产业为主线,不断拓展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更全的康复医疗服务。随着更多的区域覆盖和更好的品牌表现,国控医疗也必将重塑连锁康复的优势与价值,引领中国康复医疗行业走向新的高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