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身性疾病,肿瘤诊疗要求将综合诊疗与个性化诊疗进行有机融合。综合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病特色突出、综合诊疗优势明显,是肿瘤患者首诊首治、疑难复杂病例集中诊治的重要场所,在肿瘤防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先天优势,提升肿瘤诊疗质量和效率,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周期诊疗,各地掀起肿瘤防治中心(简称“肿瘤中心”)建设热潮。
应势而动,向深而行。2024年3月,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课题组成立,以期通过基础调研、核心问题座谈、国内外模式对标研究等,进一步明确综合医院在肿瘤防治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提炼总结出肿瘤中心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截至目前,调研组已实地调研中东西部具有代表性的20家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细节逐渐浮现。
应变局 开新局——肿瘤中心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破局之作
肿瘤“慢病化”新时代,其诊疗面临的挑战更趋多元,其管理模式变革的动力更加强劲。
需求侧诉求扩容升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恶性肿瘤病例、多病共患复杂病例不断增多,患者诊疗需求日益增长。由于肿瘤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患者迫切需要连续性、一体化、精准化、全周期诊疗服务,而诊疗的实际情况与患者期望存在差距。
多维度政策举措齐发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等文件为我国肿瘤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文件要求,“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形成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平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在疑难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对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引导着二者紧密结合、深度融合。
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调研发现,现阶段大型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至少面临四大挑战。一是规模扩张下,亟待组织架构的创新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二是“国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改革要求下,提质增效迫在眉睫;三是医院之间竞争激烈,明确自身定位、谋求差异化发展、摆脱无意义之“卷”日益成为刚需;四是肿瘤患者比例持续增加,一些医院甚至超过80%,肿瘤诊疗已成为“重头戏”,医保控费难题愈加凸显。
肿瘤专科资源整合在即。从发展趋势看,肿瘤专科逐渐向精准医疗、综合诊疗、个案管理、防治并重方向迈进,多学科紧密协同成为肿瘤诊治有效手段;从科室定位看,肿瘤相关科室定位不清,内科外科化、外科内科化现象频现,存在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现象。以中心化为载体,整合相关资源,实现肿瘤诊治临床、康复、科研、信息、绩效等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配置,成为现实需求。
一体化管理释放聚合效应。当下,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模式,在肿瘤诊疗领域也不例外。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更容易组织和协调MDT(多学科会诊),制定统一的诊疗规范和流程,提高诊疗的及时性和连贯性,提升医疗质量、效率和安全。依托一体化临床和科研平台,也可以汇聚更多的病例和数据,使得肿瘤相关临床试验和新技术应用更加高效。
综上,患者诉求、政策要求、医院和专科发展需求等多重因素都指向一个关键领域——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
扬优势 避劣势——肿瘤中心是压力驱动下的医院组织变革
目前调研的20家综合医院包括大学附属医院14家、省人民医院3家、规模较大的市人民医院3家。调研提示,肿瘤中心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依托综合医院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受外部竞争力、内部协同力影响而自然生长出来的。
总体来看,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呈现4种模式。一是松散型,即虽挂牌成立肿瘤中心,但各科室仍然各行其是。此种模式以肿瘤日间病房为主,重点对接外科,尚未进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二是紧密型,即整合肿瘤内科、放化疗科、介入科三大板块,一部分与手术科室对接,另一部分向下延伸至质控、随访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此种模式注重运行层面的紧密,由此形成相对稳定的人财物统一管理机制。三是平台型,介于松散型和紧密型之间,视具体情况整合科研、教学、肿瘤内科、放化疗科、外科等板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成为平台,以此打通患者信息并建立个案管理平台。四是病种型,即单个癌种自成一体,纵向打通教学、科研、内科、外科、手术科室、放化疗科等板块,例如肺癌中心、乳腺中心等。四种模型中,以平台型和病种型最为常见。
分析发现,肿瘤中心建设模式与综合医院功能定位相关,是医院建设积极性与内部协同力之间平衡的结果。省人民医院外部竞争压力大,需“抱团”以应对压力,倾向于紧密型;大学附属医院教学、科研资源得天独厚,平台功底扎实,倾向于平台型;市人民医院以留住患者为第一要务,迫切需要牵头专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倾向于病种型。
调研的3家省人民医院均建设了紧密型肿瘤中心,但建设逻辑有所不同。中部地区医疗资源布局密集,省人民医院选择以内部“抱团”策略应对外部竞争压力,将肿瘤内科、放化疗科、部分介入科进行高度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肿瘤日间病房;如此在满足患者需求、落实医院功能定位的过程中,自然生长出一个涵盖数十个细分学科组的紧密型肿瘤中心。与之对比,东部地区省人民医院外部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多选择建设以肿瘤外科为核心的紧密型肿瘤中心。
调研的大部分大学附属医院的肿瘤中心为平台型,且在建设目标、运营策略、未来规划等方面均有清晰布局。有的大学附属医院通过整合主干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学科三类学科,组建起集肿瘤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及心理干预等于一体、医教研防管全方位发展的平台型肿瘤中心。其中,主干学科包括肿瘤内科、放化疗科以及介入科;交叉学科包括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等;平台学科包括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等。有的大学附属医院将一个院区打造为肿瘤专科院区,建设以日间放化疗中心为代表的治疗平台,依托主体科室、临床科室进行全院综合管理。有的大学附属医院以“院中院”模式成立肿瘤医院,形成“肿瘤内科、放化疗科一体化协作,外科系统MDT支持”的平台型肿瘤中心。
调研的部分医院的肿瘤中心为病种型。有的医院以肺癌和消化道肿瘤为特色,建成单病种诊疗中心与临床研究中心为一体的肿瘤中心。有的医院建成以乳腺癌和肝癌为代表、以病种纵向紧密协作为特色的病种型肿瘤中心,并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单体乳腺疾病诊疗中心。
调研显示,20家综合医院中,大部分医院建设肿瘤中心的积极性较高,少数医院建设动力不足。一是医院本身外科优势明显,且外部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于是形成了以外科治疗为主、以日间病房承接部分放化疗治疗为辅的松散型肿瘤中心。二是医院本身优势专科规模大、实力强、高度分化、自成一体,横向协同难度大,中心化反而会削弱单病种一体化管理的完整性,而纵向协同更符合医院实际。
修内功 借外势——因势利导分类施策推进肿瘤中心建设
今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十五五”规划前瞻谋划之年,深化医改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值此之际,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目标,把肿瘤中心建设作为综合医院中长期战略,将进一步激发医院运营管理的新活力。
根据调研情况,从三个层面提出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的意见。
第一,医院自身发展层面。
实践中,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医院、市级医院情况各异,应结合自身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顶尖医院站高谋远。以大学附属医院为代表的顶尖综合医院应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建设肿瘤中心,对标国际一流机构,在肿瘤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流程管理上作出示范,推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升我国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应积极完成肿瘤防治体系建设使命,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省级医院直击肯綮。省级医院应集中精力做好MDT建设、疑难重症诊治、科研成果转化;牵头建设专病联盟,建立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合理就医格局,健全联盟内部利益分配长效机制;以质控为抓手,推动分级诊疗、早诊早筛、个案管理;加强院内院外合作,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高效、适宜的诊疗方案。
市级医院运筹建策。相比于大学附属医院和省级医院,市级医院肿瘤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更为突出。但市级医院肿瘤中心建设仍处于规划阶段,尚未建立与肿瘤中心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相关科室、部门之间协作相互掣肘较为明显,诸多问题都亟待探索解决。
第二,院内机制建设层面。
肿瘤中心要不要建、建成何种模式,没有标准答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可通过一系列机制来引导其发展。
在综合医院内部至少应形成以下三方面机制:一是以绩效评价为抓手,通过绩效分配、床位和岗位资源调整,逐步引导肿瘤中心建设;二是做好流程管理,实现手术前、出院前MDT常态化,并在质控、流程等方面建章立制;三是利用规模效应,吸引肿瘤相关科室之间的合作,形成整合效应,互惠共赢,如共用随访系统和科研平台等。
第三,外部协同合作层面。
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言易行难。多位受访者表示,受制于历史渊源、学科带头人影响力、外部竞争压力、特色专科发展等因素,院内横向紧密型肿瘤中心建设“压力山大”。
与院内横向协同相比,纵向联动的专病联盟模式更易实现,也更符合学科发展特点和趋势。因此,省级医院牵头与市级、县级医院共建专病联盟或许可以成为肿瘤中心建设的“入门模式”。




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二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