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文件,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决定》分为十五条六十项。本文,我们结合基层医疗发展的相关要素,提出重点应关注第五条、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分别涵括了财政、管理权改革、基层民主治理、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薪酬制度改革、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养老供给、长护险制度和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其中第五条中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决定》要求,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第六条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决定》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第八条关于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决定》要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形式。第九条关于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决定》要求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第十一条关于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其中第44项要求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第45项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等能力。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第46项要求,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把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第十五条第58项提出,要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对于《决定》的出台,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认为,“这是一个5年的改革清单,以2035年目标为牵引,改革会一轮一轮持续推向前进,一步一步去实现,体现了改革持之以恒和改革的节奏感。“
对其中的第六条内容,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指出,《决定》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这些举措的落实见效,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较早之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斌曾公开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这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医疗是群众看病就医、保健康复的核心内容,与群众关系最直接,感受最具体。医保基金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保命钱”,也是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的重要筹资来源。医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服务的质量安全、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说,医疗、医保、医药密不可分,共同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需要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使医改更加直接的惠及民生。
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继续提出要探索建立医疗、医保、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和监管联动机制。在政策协同方面,要加强党对深化医改的全面领导,突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跨部门工作机制,使制定的各项改革政策目标一致、措施协同、落地有声,提升治理的整体效能。
这方面,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有益探索,重庆通过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专项改革工作专班,集中研究推进、解决医改重要事项和问题,并明确相关部门轮值负责专班日常工作,推动各项医改工作稳中求进。在信息联通方面,要把“三医”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费用一站式结算、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规范查询、远程医疗、异地就医等业务应用场景为重点,切实提高协同治理、运行评价等决策和服务能力。在这个方面,海南等地积极探索打通医保、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药品专网,努力实现实时统计分析数据共享,在数据调用方面也能做到数据的即时调用共享。在监管联动方面,治理医药领域损害群众健康权益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强化部门联动,全链条加强监管,形成“三医”标准统一、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监管格局,通过建立健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文中专家观点引用于公开言论、相关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媒体渠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