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公立医院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运营模式以适应新的时代。本文将探讨一个从门诊化到内外科结构调整的医院变革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背景

传统上,公立医院主要以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为主。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原本需要住院的手术和治疗逐渐可以在日间完成,这导致了住院病床的过度使用和高昂的医疗成本。同时,医生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为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住院病人。


鼓励住院的问题

在过去,医院通常鼓励医生将病人收治住院,这样他们可以开具更多的住院开单,从而获得更多的工作量奖励。这种模式导致了医院资源的浪费和病人的不必要住院。

变革的动力

面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一些公立医院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内外科结构调整。他们开始鼓励将一些原本需要住院的手术和治疗转变为日间手术,以加快病床周转并减少成本。

以胆囊炎手术为例

以胆囊炎手术为例,传统上这种手术通常需要患者住院八九天。但通过将这种手术改为日间手术,病人可以在同一天接受手术并在当天出院。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还可以节省至少60%的成本,因为不再需要支付长时间的住院费用。

优化收入结构

这种内外科结构调整也有助于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医院不再依赖于医生开具大量的住院开单来获取收入,而是更加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可以逐渐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减少对住院费用的依赖。

降低药品耗材成本

此外,医院还可以进一步压缩药品和耗材的成本,因为日间手术通常需要的药品和耗材较少,相比之下住院需要的更多。这有助于降低医疗服务的整体成本,使医院更加经济高效。

不依赖DRG/DIP的医疗性质

这一变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公立医院不再依赖于DRG(诊断相关分组)或DIP(病人信息计划)等医疗性质来获取财政支持。医院希望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实现经济自给自足,减少对政府财政的依赖。



泛健康时代的标志

霍尔斯医院绩效专家表示,这种内外科结构调整代表了公立医院在泛健康时代的属性变化。医院不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更成为了健康管理的中心,专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并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门诊化到内外科结构调整是公立医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重要一步。通过鼓励日间手术,优化收入结构,降低成本,公立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实现经济高效运营,标志着医院的属性变化,迈向泛健康时代。

医院的属性变化

公立医院的属性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内外科结构调整上,还包括了更广泛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以下是一些标志性的属性变化。

健康教育和预防:现代公立医院不仅关注治疗疾病,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活动。医生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计划,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远程医疗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公立医院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让患者可以远程咨询医生,获取诊断和处方,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医院就诊。



综合医疗团队:医院的医疗团队不再仅限于医生和护士,还包括了其他专业人员,如健康顾问、营养师、心理医生等。这个团队协同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医疗技术的应用:公立医院积极采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基因组学,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这使得医院在医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质量管理和认证:医院越来越注重医疗质量的管理和认证,以确保提供的服务符合国际标准。这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公立医院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责任。他们采取措施减少医疗废物和能源消耗,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慈善活动。

 结语

 随着泛健康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正在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医疗和健康管理需求。从内外科结构调整到更广泛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医院的属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旨在提供更高效、更专业、更全面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期望,同时也为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贡献。公立医院的转型不仅改善了医疗体验,还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的社会。

如需转载,请联系霍尔斯智库

商务咨询 :0755-23086680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